中國粉體網訊 最近我國一臺數控機床的問世,可以說在機床領域掀起了技術革命高潮。它不僅榮獲多項專利證書,更顛覆了傳統制造工藝流程,它就是我國的鑄鍛銑一體化3D打印數控機床。這臺機床也表明了我國鑄鍛銑一體化3D打印技術的成熟。這項技術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對我國的發展有哪些影響?為什么會有如此重大的意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科普這項讓我國制造業和數控業揚眉吐氣的鑄鍛銑一體化3D打印技術。
鑄鍛銑一體化3D打印,意思就是把鑄造、鍛造和銑削,這三個流程融合為一體,用在了數控機床領域。這樣解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目前我國卻是世界上唯一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難以想象,就在2018年,我國高檔數控機床的國產率還僅有6%,在這一領域還在被美國、德國、日本所壟斷。但今時不同往日,這項技術的問世,讓機床成了我們的驕傲。
我們今天就系統地介紹一下這項技術,首先我們要來了解什么是“鑄鍛銑”。這是傳統制造必要工序。其中鑄造最容易理解,簡單點說就是把鐵融化,放到模具里冷卻,最后形成我們想要的形狀,這個過程就是鑄造。而鍛造就是通過敲敲打打,提升我們所制造器具的強度。銑削是很多人的知識盲區,這是我們對于所制造器具進行切削的過程,銑削過后零件會變成我們所需的復雜形狀,這個過程也是最耗費時間和精力的。
而3D打印技術也已經問世十幾年了。傳統的金屬3D打印技術是把金屬粉末熔化,然后堆疊冷卻形成想要的形狀。但這項技術與傳統的鑄鍛銑技術相比缺少了鑄造的過程,因此3D金屬打印物的強度十分有限。而這項技術的發明者張海鷗教授打破了這一局面,他創造性地把兩種技術結合在一起,經過15年的刻苦鉆研,終于創造出了鑄鍛銑一體化金屬3D打印數控機床。
這臺機床數控機能更加精細地對零件進行加工,這也一直是我國數控機床領域的短板。可以說這項技術打印出的金屬鍛件,可以在實現所制器具均勻致密度、形狀復雜的同時,全面提高制件強度、韌性、疲勞壽命及可靠性,同時還可以降低設備投資和原材料成本。現在這項技術可以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打印航空發動機、火箭推進器、海洋深潛器、核電用鋼等高端金屬鍛件等精密設備也輕而易舉。這為我國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性能均超過傳統配件。
西方國家在震驚于這項技術的同時,也對此技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湛秃屯ㄓ霉径荚鴣砬⒄勥^合作。但張海鷗教授從我國的利益角度考慮,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兩家公司,現在這項技術已經給被列入《國家限制出口目錄》,這不僅是一項先進的技術,更是我國在國際舞臺上贏得尊重和話語權的保障。
我們國家也曾停滯不前,但紛飛的炮火讓我們認清了現實;我們國家也曾百廢待興落于人后,但一代又一代人忘我地付出使我們國家重整旗鼓、奮起直追;如今我們國家已經重新立于強國之列,但我們依舊沒有松懈,仍然穩步向前!我們國家用發展和進步告訴世界:強大的國家,能坦然面對風雨并依然堅定前行!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星耀)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