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設重慶市“一圈兩翼”渝東南“一翼”的中心和區域性中心城市,增強城市帶動功能。最近,黔江區委、區政府確立了“工業優先,工業強區”發展戰略,著重打造食品、新材料、化工“三百億工程”。
新材料產業鏈
遵循“優先發展金屬硅產業鏈,適時配套發展有機硅產業鏈,借機進入電子硅產業鏈”的基本原則,結合已投產的工業硅項目,逐步形成分支產業鏈的主導產品和彼此關聯的硅產業鏈,從而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產業競爭力,將黔江打造成為全市乃至全國的硅材料生產基地,年實現產值300億元以上。目前,正在加緊建設或即將建設的項目有:年產10萬噸工業硅項目,總投資2.5億元,建成后將實現產值10億元,實現利稅1.6億元;年產1000噸多晶硅項目,總投資8億元,建成后將實現產值6億元,實現利稅 1.5億元;年產1000噸單晶硅項目總投資7億元,建成后將實現產值16.8億元,實現利稅3.8億元和年產150萬噸旋窯干法水泥項目,總投資2.5 億元,建成后將實現產值3.5億元,實現利稅1.5億元。“十一五”期間,黔江區將以硅產業的延伸為重點,按照“金屬硅-有機硅-電子硅”的方向全力推進年產3000噸硅鈣合金項目、年產硅鋁合金15萬噸生產線項目、年產1.8萬噸硅錳合金項目、年產10萬噸硅鐵合金項目、年產10萬噸微硅粉加工項目的建設。
化工產業鏈
立足現有自然資源,以電石乙炔法 PVC和燒堿聯產項目為支撐,建設以氯堿工業為核心的基礎化工產業平臺,不斷延伸產業鏈,實現年產值100億元以上。目前,在建或即將建設的一批化工產業項目有:年產12Kt無水氫氟酸項目,總投資1億元,建成后將實現產值0.9億元,實現利稅0.35億元;年產5萬噸層狀結晶二硅酸鈉項目,總投資1.2 億元,建成后將實現產值1.5億元,實現利稅0.4億元;30萬噸/年聚氯乙烯聯合化工配套建設項目,總投資35億元,建成后將實現產值24億元,實現利稅6.8億元。
“十一五”期間,黔江區將以聚氯乙烯聯合化工配套建設項目為核心,通過招商引資陸續建設一批重點化工項目。即年產120萬噸電石項目、年產32萬噸離子膜燒堿項目、年產10萬噸氫氧化鋁項目、年產40萬噸PVC項目、年產2萬噸塑膠制品項目、100萬立方米/年商品混凝土生產線、10萬噸/年輕質碳酸鈣項目、日化產品開發項目、新型化學建材生產線項目。
新材料產業鏈
遵循“優先發展金屬硅產業鏈,適時配套發展有機硅產業鏈,借機進入電子硅產業鏈”的基本原則,結合已投產的工業硅項目,逐步形成分支產業鏈的主導產品和彼此關聯的硅產業鏈,從而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產業競爭力,將黔江打造成為全市乃至全國的硅材料生產基地,年實現產值300億元以上。目前,正在加緊建設或即將建設的項目有:年產10萬噸工業硅項目,總投資2.5億元,建成后將實現產值10億元,實現利稅1.6億元;年產1000噸多晶硅項目,總投資8億元,建成后將實現產值6億元,實現利稅 1.5億元;年產1000噸單晶硅項目總投資7億元,建成后將實現產值16.8億元,實現利稅3.8億元和年產150萬噸旋窯干法水泥項目,總投資2.5 億元,建成后將實現產值3.5億元,實現利稅1.5億元。“十一五”期間,黔江區將以硅產業的延伸為重點,按照“金屬硅-有機硅-電子硅”的方向全力推進年產3000噸硅鈣合金項目、年產硅鋁合金15萬噸生產線項目、年產1.8萬噸硅錳合金項目、年產10萬噸硅鐵合金項目、年產10萬噸微硅粉加工項目的建設。
化工產業鏈
立足現有自然資源,以電石乙炔法 PVC和燒堿聯產項目為支撐,建設以氯堿工業為核心的基礎化工產業平臺,不斷延伸產業鏈,實現年產值100億元以上。目前,在建或即將建設的一批化工產業項目有:年產12Kt無水氫氟酸項目,總投資1億元,建成后將實現產值0.9億元,實現利稅0.35億元;年產5萬噸層狀結晶二硅酸鈉項目,總投資1.2 億元,建成后將實現產值1.5億元,實現利稅0.4億元;30萬噸/年聚氯乙烯聯合化工配套建設項目,總投資35億元,建成后將實現產值24億元,實現利稅6.8億元。
“十一五”期間,黔江區將以聚氯乙烯聯合化工配套建設項目為核心,通過招商引資陸續建設一批重點化工項目。即年產120萬噸電石項目、年產32萬噸離子膜燒堿項目、年產10萬噸氫氧化鋁項目、年產40萬噸PVC項目、年產2萬噸塑膠制品項目、100萬立方米/年商品混凝土生產線、10萬噸/年輕質碳酸鈣項目、日化產品開發項目、新型化學建材生產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