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據Markets and Markets咨詢網站發布的《各工藝高嶺土市場報告(水洗、氣浮、煅燒、分層、表面改性和未加工)》顯示,預計全球高嶺土市場的規模將從2020年的31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41億美元,2020年至202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5.5%。
金巖高新淮北礦區優質高嶺土原礦
高嶺土是重要的非金屬礦產,與云母、石英、碳酸鈣并稱為四大非金屬礦。質純的高嶺土有較高的白度,質地較軟,有非常好的可塑性和粘結性,電絕緣性、抗酸溶性都較為優秀,耐火性能也較為出色。因其較為優異的理化性能,高嶺土被廣泛應用于陶瓷工業、造紙工業、耐火材料及水泥工業、橡膠工業、石油化工、醫藥紡織等多個領域,同時在國防尖端技術領域也有應用。
國內高嶺土市場五大發展趨勢
(1)優質資源稀缺,行業整合加速
我國高嶺土儲量豐富,但優質礦偏少,國內能夠穩定供應優質高嶺土的企業僅有少數幾家,同時部分地區的優質高嶺土礦已近枯竭,如景德鎮高嶺村的高嶺土已經枯竭,河北沙河地區的高嶺土產量近年來大幅下滑。近幾年雖然新探明的高嶺土礦總量較大,但總體品位偏下,如近年探明儲量較大的廣西合浦高嶺土,礦產的鐵、鈦等染色雜質的含量總體偏高,從較好礦段開采的高嶺土也僅為中低品位產品。
在優質高嶺土資源日漸稀缺的背景下,礦山企業正加速資源并購整合,一方面,小型礦企生產技術相對落后,資源儲量較少,產品質量較不穩定,在未來競爭過程中將逐漸被邊緣化。另一方面,近年來各地方政府對高嶺土開采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自2016年4月以來,中央派督察組,分赴各地開展環保督查工作,無證礦山紛紛被關停,小型礦區營收規模普遍偏小,環保投入不夠,面臨被關停整并的命運。經過多年發展,高嶺土行業內部分具有技術優勢和管理優勢的龍頭企業已經具備跨區域經營和規;l展的能力,開始嘗試跨區的并購整合,未來高嶺土行業的整合速度將不斷加快。
(2)高嶺土應用范圍廣泛,下游需求穩健增長
高嶺土是四大非金屬礦之一,主要應用于陶瓷、造紙、橡膠、搪瓷、涂料等眾多領域。隨著我國經濟增速逐步回升,社會各行各業也將快速發展,陶瓷、造紙、化工涂料等下游應用行業的穩步發展,將拉動高嶺土需求的穩定增長。同時,隨著我國高嶺土加工技術的持續進步,高嶺土的應用領域還將持續擴展,新領域的應用也將為高嶺土需求量帶來新的增長。
(3)深加工技術蓬勃發展
隨著對高嶺土研究的不斷深入和下游行業的需求結構往中高端發展,市場對優質高嶺土的需求增長高于整體市場增長,這加劇了我國高嶺土市場供求的結構性矛盾。為適應高嶺土行業發展趨勢和結合我國高嶺土資源稟賦特點,我國優勢高嶺土企業不斷開展除鐵、磨剝、配礦等深加工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應用,提高高嶺土礦產品的白度、細度、可塑性等理化指標,提升產品品質穩定性,礦物均化,同時,在廣東茂名、廣西北海、福建龍巖、江蘇蘇州,根據高嶺土資源稟賦開發不同應用領域的高嶺土產品,如用于造紙、化工、環保、國防軍工等領域的高效催化劑載體、功能性填料、涂料顏料、吸附材料、海工工程材料等。
(4)建設綠色礦山的要求提高
長期以來,我國高嶺土生產企業生產方式較粗放,生產過程對礦區及周邊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近年來我國政府對礦山綠色開發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礦山的開采、選礦和冶煉以及綠化都有越來越嚴格的規定,監管力度也在不斷加強,在中央政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指導下,未來對高嶺土的開采、選礦過程的環境保護要求將越來越高。
(5)行業領先企業積極延伸產業鏈
我國高嶺土行業正在進入整合階段,在越來越多日用陶瓷生產企業開始外購瓷泥的趨勢下,擁有優質資源的高嶺土企業積極探索縱向延伸至瓷泥行業。此外,高嶺土具有廣泛的用途,不同礦區生產的高嶺土的應用范圍差異較大,具有管理優勢的高嶺土企業開始跨應用領域生產高嶺土產品,如中國高嶺土公司積極參與茂名地區高嶺土產業整合,擴張公司造紙用高嶺土產品品類和產量。
結語
高嶺土包含多種礦物成分,應用領域較為寬廣,尤其是在造紙和陶瓷領域用量大、需求高,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首先陶瓷領域,2022年需求量為460.7萬噸,占比超50%,到2025年高檔陶瓷用高嶺土年需求量將達到75萬噸,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提升。其次是造紙領域,2022年需求量為110.2萬噸,高端產品國產替代水平較低,產業發展進步空間很大。目前來看,我國高嶺土資源豐富,但國內企業開采和深加工能力不足,導致國內高嶺土供需缺口不斷增長,未來高嶺土市場發展潛力不可估量。
參考來源:粉體網、龍高股份2022年年度報告、Markets and Markets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