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1月4日,華友鈷業發布公告,公司與浦項化學及浦華公司分別簽訂三元前驅體《購買協議》。華友鈷業及其子公司擬于2023年1月份至2025年12月份期間向浦項化學供應電池材料三元前驅體產品合計約16萬噸,向浦華公司供應電池材料三元前驅體產品合計約1.5萬噸。
華友鈷業表示,公司“十四五”期間發展戰略規劃把新能源鋰電材料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核心業務,堅持走“上控資源,下拓市場,中提能力”的轉型升級之路。本次與浦項化學、浦華公司簽訂三元前驅體長期供應協議,有利于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關系,提升公司三元前驅體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強化公司在新能源鋰電材料領域的競爭力。
據了解,浦項化學注冊于韓國,其持有浦華公司50.45%股份。華友鈷業早在2018年就曾與浦項化學開展合作。2018年1月份,華友鈷業與浦項化學實控人韓國株式會社POSCO合資設立了兩家子公司,意在共同投資鋰電新能源材料業務。2020年3月份,華友鈷業子公司與浦項化學簽訂了《N65前驅體長期購銷合同》。合同期限自2020年3月份至2022年12月份,合同合計產品數量約76250噸。
圖源:華友鈷業
華友鈷業主要從事新能源鋰電材料和鈷新材料產品的研發制造業務,是一家擁有從鈷鎳鋰資源開發到鋰電材料制造一體化產業鏈,致力于發展低碳環保新能源鋰電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其新材料業務主要包括三元前驅體材料和鈷、鎳新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和消費類電子正極材料。2022年前三季度,華友鈷業實現總營收487.12億元,凈利潤30.0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3.69%、26.98%。
據華友鈷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在鎳、鈷等三元鋰電池重要金屬原材料領域已有深入布局,華越6萬噸鎳金屬量濕法冶煉項目已經于去年達產。華科4.5萬噸鎳金屬量項目高冰鎳產線已于2022年四季度進入試生產,首船高冰鎳產品于2022年11月底發運回國。華飛12萬噸鎳金屬量項目,預計2023年上半年具備投料條件。津巴布韋的鋰礦項目有望2023年上半年產出鋰精礦。衢州定增5萬噸的前驅體、衢州可轉債5萬噸前驅體、廣西10萬噸前驅體、5萬噸正極一體化項目進展順利,有望貢獻新能源材料板塊的增量。”
華友鈷業目前形成了資源、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業務一體化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三大業務在公司內部構成了縱向一體化的產業鏈條。公司已經進入到寧德時代、比亞迪、LG化學、SKI、億緯鋰能等全球頭部動力電池企業的核心產業鏈,產品已開始應用到特斯拉、大眾MEB平臺、雷諾日產聯盟、沃爾沃、路虎捷豹等高端電動汽車。
參考來源:證券日報、中國證券報、華友鈷業網站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文正)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