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階段,以吳益平為首席專家的技術團隊首次在新疆阿爾金變質雜巖帶發現超大型螢石礦床,提出了“中奧陶世二長花崗巖體+新太古-古元古界阿爾金巖群a巖組變質巖+韌性剪切帶構造控礦”三位一體找礦模式,建立了偉晶巖型螢石礦床成礦模型。這是浙江省第十一地質大隊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一項重大找礦成果,卡爾恰爾超大型螢石礦床的發現,重塑了螢石礦資源的分布格局。
螢石的顏色鮮艷豐富,晶體光滑無暇,被稱之為“世界上最鮮艷的寶石”。但因其硬度低,所以通常情況下不能被用作珠寶。但正因螢石質地柔軟,所以當出現足夠大的晶體時,便可以相對容易的用它來雕刻裝飾物。該礦物在礦石收藏家中十分流行。尤其是一些品相良好的標本可以出現很高的價格。
螢石是唯一一種可以提煉大量氟元素礦物。同時其還被用于煉鋼中的助溶劑以除去雜質。該礦物在制作生產玻璃和搪瓷時也有應用。此外,在光學領域對于螢石的需求量較大。其人工合成晶體長大后可以制成多種透鏡。 如用螢石制造的照相機鏡頭,因其具有非常低的色散,所以由其打磨成的鏡片比選用普通玻璃的鏡頭具有更少的色差。
以浙江省第十一地質大隊新疆礦勘院和新疆華甌礦業有限公司為核心的技術團隊始終堅持綠色勘查。2016~2020年,該技術團隊在阿爾金無人區開展找礦評價工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斷地攻破一個個難以逾越的技術屏障,勘查成果資源量礦物量(CaF2)2248.91萬噸,是我國西北地區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螢石礦床。這個團隊在平凡中透露出非凡,切實擔負起了地質找礦重任,傳承和發揚了地質“三光榮”精神。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茜茜)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