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傳統的手表多以不銹鋼、銅、貴金屬等材料為主,這些材料具有硬度低、耐磨性差等缺點,在佩戴過程中極易出現劃痕,從而影響手表的外觀效果。1962年,瑞士RADO公司首次發布了陶瓷手表Diastar,提出“永不磨損”的概念。自此,陶瓷材料以其獨特的優勢,在手表材料中逐漸發展壯大。
圖1 陶瓷電子手表
以雷達公司生產的陶瓷手表(圖1)為例,它用超精細氧化鋯或碳化鈦粉來用于手表生產,和中國傳統的陶瓷制品一樣,具有非常穩定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防水、防褪色、防腐蝕,且表面溫潤無暇。不論從視覺還是觸覺上,陶瓷材質較金屬材質都更具有輕盈通透和親近感。該款手表與一般的金屬手表相比,其重量大約減輕了60%,其硬度約為不銹鋼材料的10倍。重量輕、高硬度、耐腐蝕、不易磨損、防褪色、不損肌膚都是陶瓷手表其材質所具備的功能性優點。
1 氧化鋯陶瓷材料
瑞士雷達表 Hyper Chrome皓星系列球場特別款腕表
2 金屬陶瓷材料
瑞士雷達表鉆霸系列碳化鈦金屬陶瓷自動機械腕表
宇舶表BIG BANG UNICO 42毫米腕表-鈦金陶瓷
3 彩色陶瓷材料
在陶瓷粉末原料中添加金屬氧化物作為著色劑,在一定溫度和氣氛中燒結后可形成具有不同顏色的彩色陶瓷材料;谔沾芍珓┲苽浞椒ê图夹g的不斷進步,彩色陶瓷的色彩越來越豐富,為陶瓷手表外觀件的多色彩提供了基礎材料技術支持。
瑞士雷達表依莎系列高科技陶瓷斐波那契觸感腕表鉆石限量款
宇舶表BIG BANG UNICO紅色魔力腕表
勞力士蠔式恒動潛航者型50周年綠色表圈紀念腕表
4 超薄、超輕陶瓷材料
2011年,瑞士雷達表True Thinline真我系列超薄款手表面世,成為全球最薄的高科技陶瓷腕表。這款腕表結構超薄,厚度僅為5mm。該款腕表采用全球首創Ceramos陶瓷材質,主要包括碳化鈦及金屬合金混合物,能承受高達1.0×108Pa的力,硬度在1 400~1 900HV。
2016年,雷達推出Ultra Light超輕限量版手表。所使用的超輕高科技Si3N4陶瓷重量僅為雷達普通高科技陶瓷材質的一半,手表重量僅有56g。而且硬度更高,更為耐磨。
5 陶瓷復合材料
“魔力金(Magic Gold)”是由宇舶制表工廠與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于2011年底聯合研發推出的黃金與陶瓷復合貴金屬。其制造工藝步驟如下:
1)粉末填充與生坯定型。把碳化硼陶瓷粉末導入硅質模具中,然后通過2.0×108Pa的冷壓處理使陶瓷粉末成為陶瓷圓筒;
2)坯體燒結。把經過冷壓處理的陶瓷圓筒放到機器里面,通過2200℃的高溫和1MPa的壓強,使陶瓷微粒連結為堅硬的整體;
3)黃金澆鑄。將24K純金在1100℃高溫下熔化成為液態后灌注至坯體中,由于陶瓷圓筒的分子與分子之間是有空隙的,所以黃金分子可以和陶瓷的分子相互融合。
4)最終融合成金。繼續施以高溫與高壓,直至黃金分子完全滲透和填滿陶瓷圓筒坯體的每個空隙,完成二者之間的無縫融合,最終煉成堅硬無比的魔力金。
6 小結
總體而言,目前國際知名手表品牌所使用的陶瓷材料大多集中于氧化鋯陶瓷(ZrO2)和碳化鈦基金屬陶瓷(TiC)材料,瑞士各大品牌手表研發和應用新材料的技術路線和市場戰略一以貫之,配合改進和提高產品性能令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持續提高壯大。
上世紀90年代初、中期始,我國和韓國的鐘表品牌和企業曾大量使用過硬質合金和氧化鋯陶瓷手表外觀件。國產品牌使用硬質合金和氧化鋯陶瓷手表外觀件的手表,其市場熱度和占有率一度遙遙領先。后因此類產品外觀件質量良莠不齊甚至出現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現象,且硬材料手表外觀件產品技術標準滯后,導致消費者對使用硬質合金和氧化鋯陶瓷外觀件的國產手表的性價比信心不足,自毀并痛失此類硬材料手表的市場。
參考資料:
鐘飛等,高性能陶瓷在手表行業中的應用,科技與創新
寧紹強等,陶瓷材料在電子產品設計中的特色探討,中國陶瓷
李北,硬材料與手表外觀件,鐘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