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7月25日,寧德時代(300750,SZ)午后盤中出現跳水,最后以跌停收盤,報收82.59元/股,成交額40.3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是寧德時代自6月11日上市以來的首次跌停。自上市以來,寧德時代多次出現漲停,不久便坐上創業板第一市值的交椅。7月25日,寧德時代盤中最高達95.08元/股,市值達到2065.14億,突破2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上市時每股發行價為25.14元,對應市盈率22.99倍,截至今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已經上漲三倍多,動態市盈率高達108.52倍。
對此,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寧德時代前面的估值過高了,現在回調屬于正常現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證券行業分析師也向記者表示:“寧德時代上市之后,前期上漲幅度已經很大,有透支未來利潤增長的風險,此時出現一定的調整也在合理范圍內。”
不過,此次股市跌停似乎早有“預兆”。7月13日,寧德時代發布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了近五成。
預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寧德時代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為8.84億元–9.3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1.20%—48.19%。
對于業績“縮水”的原因,寧德時代方面稱:2018 年半年度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轉讓了北京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萊德”)的股權取得的處置收益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顯示,扣除轉讓普萊德的處置收益及其他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后,寧德時代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6.71億元—7.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43% —39.56%。
寧德時代方面稱,扣除轉讓普萊德的處置收益及其他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對業績的影響后,業績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如下: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國內動力電池市場需求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長;公司加強市場開拓,前期投入拉線產能釋放,產銷量相應提升;公司費用管控合理優化,費用占收入的比例降低。
目前,寧德時代正在不斷擴容“朋友圈”,大額訂單頻現。僅在2018年7月,寧德時代便與多家整車企業簽訂了合約。7月4日,寧德時代與東風汽車合資成立的動力電池公司——東風時代(武漢)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在東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成立并建成投產;7月17日,華晨寶馬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內容主要包括簽訂新訂單以及股權綁定等;7月19日,廣汽集團與寧德時代簽署《合資經營合同》,計劃在廣州共同出資成立兩家動力電池公司,注冊資本總計11億元。
據了解,2018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動力鋰電龍頭地位依然穩固。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6月,寧德時代累計裝機量超過6.54GWh,累計市占份額達到42.33%。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