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刊登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保羅∙麥基里)一文認為,以3D打印技術為代表的數字化制造技術將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將使產品設計、制造工藝、制造裝備及生產線、材料制備、相關工業標準、制造企業形態乃至整個傳統制造體系產生全面、深刻的變革。
3D打印技術,也稱“增材制造”或“增量制造”,是基于三維CAD模型數據,通過增加材料逐層制造,將直接制造與相應數學模型結合的一種制造方法,它涵蓋了產品生命周期前端的“快速原型”和全生產周期的“快速制造”相關的所有打印工藝、技術、設備類別和應用。
3D打印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
Gartner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為70億美元,至2020年將達到212億,未來五年復合增速為32%。盡管增長顯著,但事實上3D僅占到全球制造業市場的0.04%,市場潛力還未完全開發。
消費電子和汽車行業應用較多,原型設計及產品開始是主要應用領域。在行業應用方面,消費電子和汽車行業各自貢獻了3D打印總收入的20%,這些行業將3D打印技術主要應用于產品的原型設計。除此之外,手機制造商也逐漸使用3D技術制造產品零部件。
醫療器械行業作為第3大3D打印市場,需求量正在迅速增長,使用3D打印技術大批量定制產品,如人體助聽器等。目前,3D打印在制造業適用方面主要有:原型設計(25%)、產品開發(16%)、想法驗證(11%)。
隨著互聯網云制造、物聯網的生態越來越成熟,3D打印分布式制造的商業模式可能會變成現實,大家可以通過網絡進行3D打印方面的創業、融資以及設計程序的交易,物流也會把成品送到用戶手中。
商業模式的進一步創新將會使3D打印滲透率進一步提升
3D打印技術對于生產者來說,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它還使消費者能根據自己的需求量身定制產品3D打印機既不需要用紙,也不需要用墨,而是通過電子制圖、遠程數據傳輸、激光掃描、材料熔化等一系列技術,使特定金屬粉或者記憶材料熔化,并按照電子模型圖的指示一層層重新疊加起來,最終把電子模型圖變成實物。
其優點是大大節省工業樣品制作時間,且可以“打印”造型復雜的產品。因此我認為,這種技術代表制造業發展新趨勢。3D打印機的應用對象可以是任何行業,只要這些行業需要模型和原型。
作為一個世界大國的國家需求,制造業正處于由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的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關鍵時期,是由“中國制造”轉型為“中國智造”難得的機遇,3D打印技術將對我國制造業的發展乃至國家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