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新能源市場可謂風起云涌,有消息曝出蘋果秘密聯手寧德時代研發動力電池。
一、蘋果造車“蓄謀已久”
二、從合作研發動力電池看中國電池廠
蘋果與寧德時代合作并不意外,兩家企業彼此并不陌生。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蘋果數碼電池的主要供應商。寧德時代由母公司ATL動力電池事業部分拆出來,于2011年獨立而成的動力電池制造企業。成立不過六年之久,近幾年在全球車用電池領域的發展可謂是一路突飛猛進,迅速躋身于全球車用電池產銷量前三甲,與松下、比亞迪平起平坐。數據顯示,2016年動力電池出貨量達到6.7GWh,國內第二,全球第三。
寧德時代是數家實力車企的動力電池供應商,相比于比亞迪動力電池自給自足的垂直“閉環”模式,寧德時代產品銷售對象更加寬泛。從與寶馬合作的成名,到為上汽、北汽、長安、吉利、長城、宇通、金龍、廣汽等國內多家主流車企供應動力電池,再到成為北京現代插電式混動電力車索納塔的電池供應商,近日還成為大眾e-Golf的首家中國動力電池供應商。
目前中國電池廠存在很多問題,數據的歸屬依然是問題,很多國外車企不用中國電池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年初,工信部部長苗圩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就直言痛點,我們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還沒有實現革命性突破,性能還需要大幅度提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仍需加快推進。但目前在新能源客車、貨車領域,已經出現結構性過剩苗頭,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也在進一步加劇。不僅如此,動力電池領域關鍵性的問題還在于技術水平偏低、電池標準缺乏。同時,還存在制造合格率低、安全差、成本高等諸多問題。
高端不足,低端過剩,就是現在中國電池,乃至中國大多數產品市場的尷尬狀況。在利好政策推動下,不少新能源汽車企業忙著加大產量,競相向電池企業催貨,為及時拿到電池產品甚至降低質量要求。而一些電池零部件企業為了保障供應,也降低了質量標準,放松了管理,放緩了技術研發的步伐。與此同時,行業還存在“小而散”的問題。由于市場快速擴大且準入門檻低,大量研發技術水平不高的中小型企業開始進入動力電池行業,但這些企業在技術創新和盈利能力上毫無優勢。一堆配有低能電池的低能電動車席卷我國,就是這個大環境下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