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3D打印作為一項顛覆性的制造技術,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從簡單的生活用品,到極度復雜的活體器官,甚至高精尖的載人飛船、宇宙衛星,3D打印技術將越來越多的“不可能”變成了真實存在。
5月20日,隸屬于西北工業大學的西安鉑力特激光成形技術有限公司在倫敦獲得全球第一屆年度3D打印行業OEM(企業)大獎,這是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金屬3D打印上榜企業。
陜西3D打印產業以科研實力聞名,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省3D打印研發生產企業60多家,從業人員5000多人,年營業收入5億多元。業已形成“一中心三基地”的產學研發展格局,即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西安高新區研發示范推廣基地、渭南高新區教育培訓生產基地和西安醫學3D打印示范基地。
依托西安交通大學建設的“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由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5所大學以及增材制造裝備、材料、軟件生產和研發方面的13家企業共同組建。該中心采取公司化運作,重點解決3D打印產業共性、關鍵技術難題。已獲得工信部和陜西省科技廳、省金控集團、西安高新區等部門10億元經費支持,包括盧秉恒、王華明院士和7名****教授在內的全國80余人研發隊伍已全面展開研發工作,已申報多項專利,位于西戶科技園的中試車間4600平米已投入使用。在建設的現代化、智能化總部及中試基地(位于西安市高新區新材料產業園內,包括10000平米辦公樓及10000平米中試車間),預計2018年底完成建設。已與上海國際汽車城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在汽車3D打印公共服務平臺、汽車結構設計研究、樣車快速制造技術研究、復合材料的模具制造技術與裝備研究等方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合作籌建“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上海國際汽車城汽車研究院”,將面向全行業建立開放協同的產學研合作新機制,共同推進3D打印技術在汽車領域的產業化。
西安高新區規劃占地1000畝的3D打印產業園一期2萬平方米孵化器、4.6萬平方米標準工業廠房已開工建設,吸引了10多個企業入駐;渭南國家高新區投資4.5億元建設占地460畝的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建成了2.3萬平方米的3D打印創新創業孵化器、6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0.5萬平方米的創業公寓,發起設立了首期規模為2.5億元的陜西省3D打印創業投資基金,建立了激光成型、檢驗檢測、數據處理、醫療康復、文化創意等10個公共服務平臺,與3D打印產業相關的培訓、孵化、中試、制造等業務逐步展開,吸引20多家省內外3D打印企業入駐,初步形成了產業集聚,2016年園區營業收入達5.2億元;西安醫學3D打印示范基地依托西安聯創先進制造專業孵化器有限公司,為醫療3D打印領域提供產業承載,已有5家醫學3D打印企業入駐。
“十三五”期間,陜西省3D打印產業將依托現有研發和產業基礎,組織實施高端設備制造、生物組織制造、大型精密部件制造與修復、普及型打印機制造等“四大工程”。力爭到2020年,建成較為完善的區域增材制造科技創新體系和產業體系,整體技術保持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