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傳統制造業的一切,現在正處于3D打印技術的改造之中。很多人都相信3D打印將會帶來巨大變革。但和所有新技術一樣,3D打印目前也存在諸多缺陷和瓶頸,它們會阻礙3D打印的發展,所以我們只有不斷地改進和完善3D打印,才能讓它真正走入普通家庭,走入大眾的生活。那么,3D打印到底存在哪些問題呢?
(1)成本過高
使用3D打印所需的花費比較高昂。就拿最便宜的桌面型3D打印機來說,質量好些的需要2、3萬元,便宜點的也要好幾千,買來之后還需要買材料,持續的花費,高昂的投入又有多少人愿意嘗試這個新技術呢?國
產的3D打印機也有很便宜的,但其質量很難保障,打印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對普通家庭用戶來說,付出的使用成本很高,獲得的收益或體驗意義卻不大。除了設備和耗材本身的成本外,還有使用的成本,就是學習一樣新事物的成本,現在的桌面級3D打印機還沒有做得那么傻瓜化,只有專業人士才會使用。如果我們需要打印一個想要的物品,就需要自己設計3D圖紙,而這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
如果想要普及3D打印機,首先降價是必須的,并且3D打印機使用起來應該更加方便,如果桌面級3D打印機價格降到約1000元,而且我們只需要按幾個按鈕,就可以打印出我們想要的任何日常生活用品,那么3D打印機廣泛普及的時候就到了。
(2)工藝自身限制
3D打印是通過逐層疊加材料的方式來制作模型,所以也叫增材制造。這種制造方法有一點不好的就是它像蓋房子一樣,每層都會留下明顯的痕跡。如果材料精度不夠的話更明顯,所以如果想把模型制作得更精細,則需要把每層的厚度控制在很小的范圍內;每層厚度減小則勢必會拖慢整個模型的打印速度,如需加速則需要增加層高,而這又勢必犧牲掉模型的精度和質量。所以想同時增加3D打印的速度和精度是很困難的,除非技術上有大的突破。
和材料一樣,3D打印工藝也沒有統一的標準,這樣打印出來的產品也就無法實現標準化,質量也無法保證。
(3)材料限制
3D打印的確很神奇,但技術上并不如大眾所想象的那么高深,它與普通打印機的主要區別就在于打印材料。打印材料是3D打印發展的關鍵因素。工業級3D打印機可以打印金屬或陶瓷,但材料都比較昂貴和稀缺。桌面級3D打印機只能打印如塑料、樹脂等材料,所能打印的材料還很有限,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很多材料都還無法打印。
不同的3D打印機,要使用不同的材料,目前材料也并沒有統一的標準,這對3D打印機的開發、用戶的使用都造成了影響。
此外,作為一種新型制作工藝,3D打印技術與醫學的結合已成為科技界的一股新興潮流。雖然前景誘人,但要想把3D打印技術發展成為醫療常態,現階段仍面臨諸多問題,資本和技術就是阻礙發展的兩大“攔路虎”。資本問題可通過融資等方式解決,但打印材料卻成為發展瓶頸。
據了解,醫用3D打印材料需具備生物兼容性,這才能保證產品在置入人體時不易產生生物排他性。然而事實狀況卻是,既可置入人體又能用于3D打印的材料并不多。
隨著資本的進入,3D打印商業模式的顛覆會快速地推動技術進步,進而帶來新一輪的發展。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3D打印能跟手機一樣,大家人手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