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團隊在美國化學會旗下的《化學研究評述》(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期刊上發表綜述論文《結構完美性能優異的超長碳納米管的可控制備》(Controlled synthesis of ultralong carbon nanotubes with perfect structures and extraordinary properties),并被選為當期封面文章。論文通訊作者為魏飛教授,第一作者為化工系2014年博士畢業生張如范(現為斯坦福大學博士后)。
《化學研究評述》的當期封面文章
碳納米管是由碳原子組成的管狀結構納米材料,具有優美的一維結構和優異的力學、電學、熱學及光學性能,在微納電子、透明顯示、功能材料、能量存儲、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從1991年被發現以來,碳納米管被廣泛關注和研究,并實現了千噸級大批量制備。然而,由于制備工藝的限制,實際制備的碳納米管通常存在大量結構缺陷,導致其實際性能遠低于理論值。
此外,實際制備的碳納米管長度往往為毫米級,難以體現其優異力學性能,也難以在超強纖維、防彈衣、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得到應用。因此,可控制備宏觀長度、結構完美的超長碳納米管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應用價值。
超長碳納米管的結構調控與可控制備
在過去十年間,魏飛教授團隊在超長碳納米管生長機理、結構可控制備、性能表征和應用探索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團隊曾制備出單根長度達半米以上的碳納米管,并具有完美結構和優異性能,創造了世界紀錄。此外,團隊首次發現了宏觀尺度的超潤滑現象,并實現了單根碳納米管宏觀尺度下的光學可視化及可控操縱。
以上成果相繼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美國化學學會·納米》 (ACS Nano)、《納米快報》(Nano Letters)等國際期刊上,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鑒于魏飛教授團隊在超長碳納米管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化學研究評述》雜志專門邀請魏飛教授在超長碳納米管的結構可控制備及優異性能領域撰寫評述論文。該論文系統闡述了超長碳納米管的生長機理、可控制備方法、缺陷控制策略、結構表征及優異性能等,對于超長碳納米管的可控制備和性能表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化學研究評述》是美國化學會旗下的綜述類學術期刊,2016年該期刊的影響因子為22.003,與美國化學會旗下的《化學評論》(Chemical Reviews)和英國皇家化學會旗下的《化學會評論》(Chemical Society Reviews)被公認為國際化學化工領域的三大綜述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