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外科夢工場團隊在3D打印可降解納米磁性吻合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開發出3D打印可降解磁吻合環,可大范圍應用在中小血管磁吻合重建、特殊臨床病例個性化治療等醫學領域。據悉,該研究技術為國際首創,在磁外科領域具有革命性意義。
在臨床中,由于患者病發血管粗細、病變程度都具有差異性,該項技術成功實現了通過3D打印制作可定制化、個性化的可降解納米磁性吻合器,推動了精準醫療發展。同時,該項技術能夠有效地減輕手術給患者帶來的痛苦與危害,對磁外科發展具有革命性促進作用。呂毅教授表示,今后外科夢工場科研人員將進一步優化和改進磁環的磁力和致密程度,爭取早日將這項技術應用在臨床上,為更多患者帶來希望。
3D打印可降解磁吻合環技術將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和釹鐵硼磁粉按一定質量比加入雙螺桿擠出機擠出并造粒,再將烘干后的混合物顆粒加入雙螺桿擠出機制備打印絲,隨后將含有磁性粒子的打印絲通過熔融沉積型3D打印機打印,充磁后得到特殊形狀的磁性吻合環,具有無須加工模具、成本低、速度快等特點。
在以往磁外科的臨床研究過程中,個體化磁環加工難度極大,往往需要等待約1個月才能制作完成,且無法在人體內降解。該項技術創新地、原創地將3D打印技術與可降解磁性材料完美結合?梢罁煌颊叩牟≡钚枨蠖ㄖ圃O計,以3D打印方式精準加工、快速成型,制作完成復雜形狀的磁吻合環,具有精準化、個性化等顯著優勢。同時,該磁吻合環在人體內具有可降解性,人體體內不會殘留磁性異物,對人體健康不會產生危害。
該技術的研發成功極大地拓展了磁吻合技術在人體復雜部位吻合重建的適用性,將極大地解決以往手術難度大、吻合時間長、術后并發癥高的問題。
外科夢工場自2003年開始進行磁吻合技術研究,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儀器專項,教育部創新團隊和衛生部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等支持。團隊先后首創及臨床開展磁壓榨膽道疏通、磁壓榨膽腸吻合以及磁壓榨直腸陰道瘺修補等創新手術,授權發明專利25項,并獲2014年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