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首個國家級產業集聚標準化示范區在東海縣誕生。這也是全國13個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唯一一家放在縣級的示范區。
東海縣1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純度高達99.9%的3億噸石英和30萬噸水晶。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東海盲目無序開采、粗放加工,造成資源嚴重浪費。企業、產業的發展需求,對東海縣實施硅材料高新技術產業集聚標準化形成了倒逼機制。近年來,東海縣質監局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制修訂行業、國家和國際標準,提高企業標準話語權,推動100余家上規模、上檔次的企業采用高水平的國際標準;建立以龍頭企業為主導,高新技術、專利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標準化工作體系,指導企業積極參與標準活動,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20余個。2010年11月26日,來自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南京大學等單位的60多位專家學者和省內100多家硅材料企業共結聯盟,建立企業標準聯盟工作模式,形成相關企業標準聯盟。
目前,東海縣硅產業集聚效應初顯。2010年全縣規模以上硅產業產值占工業經濟總量的60%以上。全縣已初步形成高品質石英玻璃管、高等級石英玻璃原料、硅微粉三大生產基地,形成了優質壓電石英晶體、多品種石英照明燈具兩大中心為代表的硅材料產業群體。
東海縣1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純度高達99.9%的3億噸石英和30萬噸水晶。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東海盲目無序開采、粗放加工,造成資源嚴重浪費。企業、產業的發展需求,對東海縣實施硅材料高新技術產業集聚標準化形成了倒逼機制。近年來,東海縣質監局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制修訂行業、國家和國際標準,提高企業標準話語權,推動100余家上規模、上檔次的企業采用高水平的國際標準;建立以龍頭企業為主導,高新技術、專利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標準化工作體系,指導企業積極參與標準活動,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20余個。2010年11月26日,來自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南京大學等單位的60多位專家學者和省內100多家硅材料企業共結聯盟,建立企業標準聯盟工作模式,形成相關企業標準聯盟。
目前,東海縣硅產業集聚效應初顯。2010年全縣規模以上硅產業產值占工業經濟總量的60%以上。全縣已初步形成高品質石英玻璃管、高等級石英玻璃原料、硅微粉三大生產基地,形成了優質壓電石英晶體、多品種石英照明燈具兩大中心為代表的硅材料產業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