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有大型鋼鐵企業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鋼鐵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所和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所等單位共同開展的,包括“銳鈦型納米二氧化鈦制備技術研究”和“金紅石納米二氧化鈦制備技術研究”等技術在內的“納米二氧化鈦制備技術研究”日前完成工業試驗,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產品質量優于國內產品和部分國外產品并顯示出了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目前,中國科學家已經利用上述先進技術和裝備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建成了技術先進、品種齊全的納米二氧化鈦生產基地,一條年產200噸的生產線即將正式投產。納米技術是21世紀國內外關注的重大關鍵技術之一,也是信息技術、生命科學、分子生物學、新材料等研究的技術基礎。納米二氧化鈦因其粒徑只有普通二氧化鈦粒徑的十分之一,即10~100nm(納米),是一種具有普通二氧化鈦所不具備的巨大表體效應和優越的光、電特性的高新技術粉體材料,在環保、能源、汽車、陶瓷釉料、涂料、塑料、精細化工等諸多領域有著廣泛的用途,如將納米二氧化鈦用于高檔涂料、陶瓷釉料,既有很強的自潔功能,又可有效的凈化空氣。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納米二氧化鈦制備技術由于其可能帶來的數十倍的經濟效益,國外對該技術進行了嚴密的封鎖并長期處于嚴格的保密狀態。攀鋼鋼研院釩鈦研究所的科技人員,在起步較晚、技術難度大的條件下,歷經數年研究,特別是近年來通過多次的實驗室和擴大試驗與工業試驗,終于成功地制備出了金紅石和銳鈦型兩大系列的4個粉體品種,這些納米二氧化鈦粉體可以分別用于塑料、涂料、織物、化妝品、光催化劑、催化劑載體、抗菌粉體、內墻涂料等生產。樣品投入試用以后,獲得了較高的技術評價和質量評價。據了解,攀鋼鋼鐵研究院聯合四川大學等研究機構開發完成的金紅石納米二氧化鈦在塑料和涂料中可以提高材料抗老化性3倍以上,在織物和化妝品中可以有效地屏蔽紫外線;銳鈦型納米二氧化鈦在自然光照8小時的條件下,對室內有害物甲醛的分解率為30%,用其研制的水處理設備,已生產出第三代樣機,使用效果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