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金屬粉體行業是材料工業的關鍵組成部分。隨著新能源、通信電子、航空航天等戰略性高端產業的迅猛崛起,對高性能、定制化金屬粉體材料的需求呈井噴之勢。3D 打印技術的日益成熟更是為金屬粉體材料開辟了全新的應用疆域,極大拓展了其市場潛力。7月17日,由中國粉體網主辦的2025高端金屬粉體制備與應用技術大會暨2025通信電子、3D打印、粉末冶金市場金屬粉國產化交流會,在湖南長沙隆重召開。本屆大會云集了金屬粉體研發企業,科研院所,以及通信電子、3D打印、粉末冶金等終端企業的200余位行業精英,深入交流探討了當前金屬粉體材料、技術、國產化等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Charlie Cao/Cnpowder.com.cn
簽到現場
©Charlie Cao/Cnpowder.com.cn
中國粉體網會展事業部總經理孔德宇先生主持開幕式
大會精彩報告回顧
粉末冶金金剛石復合材料是發展高精度、高品質、超精密制造工具的關鍵。結構-功能一體化是提高金剛石工具加工性能的重大發展方向,增材制造技術從原理上突破了傳統粉末冶金構件的結構設計和制造模式,能夠實現復雜形狀金剛石工具精密成形。中南大學張偉教授介紹了增材制造技術與粉末冶金超硬工具制品的融合與發展。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中南大學張偉教授作《增材制造技術與粉末冶金超硬工具制品的融合與發展》報告
高性能球形粉體是保障“兩機”用熱障涂層及微型構件精密制造的關鍵核心材料,但其國產化面臨歐美技術壟斷、超細金屬粉體良率極低及智能裝備受制等嚴峻挑戰。四川大學余德平教授團隊通過提出約束流場下飛行液滴等離子霧化模型,構建等離子球化流場模型,成功制備性能優于國際標桿的空心陶瓷粉體,打破國外壟斷。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四川大學余德平教授作《高性能粉體等離子體制備技術及智能裝備》報告
哈爾濱工業大學胡連喜教授介紹了納米晶鎂合金及Ti彌散強化鎂基復合材料粉末、輕質高熵合金粉末、納米晶永磁材料粉末的制備/成形技術,納米晶三氫化鋁粉末的低成本制備技術。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哈爾濱工業大學胡連喜教授作《幾種先進金屬粉末材料制備/成形技術》報告
鈦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強度、優異耐蝕性、良好生物相容性以及無磁等特點,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生物醫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北京科技大學曲選輝教授介紹了3D打印鈦合金的素化與強韌化機理。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北京科技大學曲選輝教授作《3D打印鈦合金的素化與強韌化》報告
蜂鳥聲共振(HAM)技術作為近年來在國內快速崛起的新型過程強化設備技術,憑借其獨特的物理作用機制和卓越的工藝性能,正在引發材料制備領域的革命性變革。強峰經理將為您介紹蜂鳥聲共振技術制備的金屬粉體在材料、醫藥、電子、能源、化工、國防等高端領域的應用展望。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華聲強化(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區域經理強峰作《蜂鳥聲共振技術的應用展望》報告
金屬陶瓷復合材料兼具金屬的強韌性、導電、熱性和陶瓷的耐磨、耐蝕特性,是一類重要結構功能材料。中南大學熊慧文副教授介紹了“粉末冶金流變制造技術”,通過引入特種粘結劑,使流變成形物料在一定溫度、壓力下呈現塑性流動,形成高精度、復雜結構、致密坯件,結合后續先進脫脂與燒結工藝技術,該技術有望突破10~100kg、復雜粉末冶金制品的高效率近凈成形制造,是粉末冶金技術領域中的重大創新粉末冶金流變制造技術在金屬陶瓷復合材料中的應用。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中南大學熊慧文副教授作《新型金屬陶瓷復合材料的粉末冶金流變制造》報告
湖南天際智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李盤副總經理聚焦行業核心需求,詳細闡述了當前金屬球形粉末的主流制備技術,系統介紹了等離子旋轉電極法(PREP)、等離子霧化法(PA)、旋轉盤離心霧化、超聲波振動霧化、熱射流球化、微波等離子體改性等關鍵工藝的原理、特點和工藝控制要點。他深入分析了各類技術對粉末球形度、粒度分布、純凈度(氧含量控制)、流動性及收得率等關鍵性能指標的影響。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湖南天際智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盤作《金屬球形粉末的制備技術及設備》報告
粉末成型技術作為現代精密制造的核心工藝之一,其核心優勢在于利用粉末的類流體特性實現復雜結構的均勻填充。然而,實際生產中因粉末粒徑分布(PSD)控制不當導致的缺陷率高達15%-30%。邱耀弘講師以金屬注射成形(MIM)為例,系統闡釋激光粒度分析數據的深層價值。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昆山耀德企業咨詢有限公司首席講師邱耀弘作《粉末粒徑分析的重要性》報告
近年來,高密度PCB互連、N型低溫制程光伏電池金屬化、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封裝等技術進步為納米金屬粉體發展應用提供了重大機遇。納米金屬粉體的燒結活性、抗氧化性等是當下影響其在先進制造業應用的關鍵問題。王建偉副總經理(朱杰代)介紹了納米金屬粉體的前沿技術應用與發展前景。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有研納微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建偉(朱杰代)作《納米金屬粉體在先進制造業中的應用及關鍵技術》報告
激光增材制造為高密度鎢合金穿甲彈芯一體化成形提供新途徑。中南大學韓勇教授團隊創新采用高熵合金(HEA)粘結相,通過成分設計與工藝調控,優化鎢元素固溶度及第二相析出分布,實現強韌協同提升。該技術突破為國防領域復雜結構穿甲彈芯一體化制造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中南大學韓勇教授作《鎢合金激光增材制造》報告
作為自然界導電性最優異的金屬,銀粉憑借其卓越的電導率、出色的抗氧化性、良好的可塑性和導熱性,成為電子制造領域不可替代的核心材料。殷文鋼董事長介紹了微納銀粉在電子產業中的重要作用。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北京中科納通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殷文鋼作《高質量銀粉在電子產業中價值應用》報告
在氣體霧化制粉工藝里,粉體缺陷控制始終是備受關注的焦點,其中衛星粉、空心粉、異形粉等缺陷類型,嚴重影響著粉體的質量與后續應用。南方科技大學黎興剛教授基于多相流體力學的視角,深入剖析氣體霧化制粉過程中粉體缺陷的形成機制,并系統介紹粉體缺陷控制方法的前沿研究進展。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南方科技大學黎興剛教授作《氣體霧化金屬粉體缺陷形成機理及控制方法研究》報告
近年來,銀包銅粉作為純銀粉的替代材料,已在異質結太陽電池金屬化上得到了產業化應用。鄒帥副研究員介紹了高性能銀包銅粉的合成方法、機制、特性以及在光伏電池上應用,深化對高性能銀包銅粉的認識,為其在光伏領域的更廣泛應用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驗依據。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蘇州大學副研究員鄒帥作《高質量精細銀包銅粉制備關鍵技術研究》報告
展覽現場精彩瞬間
大會期間,金屬粉體產業相關的近20家企業現場展示了他們的產品,與會代表參觀了企業展臺,并與企業界精英、專家進行了面對面的深入交流。
©Charlie Cao/Cnpowder.com.cn
展示區人頭攢動
©Charlie Cao/Cnpowder.com.cn
參會代表面對面交流
答謝晚宴盛況
7月17日晚,中國粉體網舉辦了答謝晚宴。晚宴現場高朋滿座,主辦方為各位與會專家、企業代表準備了精彩的文藝表演和游戲互動節目。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中國粉體網會展事業部總經理孔德宇先生晚宴致辭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晚宴現場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文藝表演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互動節目獲獎嘉賓合影
總結
高端金屬粉體作為增材制造、粉末冶金及電子通信領域的核心基礎材料,其制備技術的突破正引領國產化替代進程邁入新階段。當前,等離子旋轉電極法(PREP)、氣霧化法(GA)等先進工藝的成熟,推動高純、超細、球形金屬粉末實現規模化生產,2025年有望成為高端金屬粉體國產化率突破30%的關鍵節點。同時,復合粉體、納米結構粉體等前沿方向的研發加速推進,為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領域注入創新動能。本次大會深度融合產學研資源,匯聚百余家產業鏈企業及科研機構,通過技術共享與需求對接,顯著強化了產業鏈協同創新能力,為加速高端金屬粉體自主可控、推動中國高端制造業升級筑牢了技術基石。
(中國粉體網長沙報道/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