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為加快推進統一的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標準,形成全國“通用語言”,根據《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印發醫療保障標準化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醫保發[2019]39號)有關要求,國家醫保局日前研究制定了醫保中藥配方顆粒統一編碼規則和方法。
國家醫保局介紹,醫保中藥配方顆粒統一編碼在現有中藥飲片編碼規則的基礎上,借鑒西藥、中成藥編碼規則制定,分為7個部分,共20位,通過大寫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按特定順序排列表示。其中,第1部分是中藥配方顆粒識別碼,第2部分是標準分類碼,第3部分是功效分類碼,第4部分是中藥配方顆粒名稱碼,第5部分是道地藥材識別碼,第6部分是中藥配方顆粒規格包裝碼,第7部分是中藥配方顆粒企業碼。
其中,中藥配方顆粒標識碼,統一使用中藥飲片標識碼,用1位大寫英文字母“T”表示;中藥配方顆粒標準分類碼,共2位數字,用于區分中藥配方顆粒執行國家藥品標準和地方藥品標準;功效分類碼,共2位數字,參照同基源的中藥飲片主要功能大類劃分;中藥配方顆粒名稱碼,共5位數字,第1位數字采用固定值“3”表示中藥配方顆粒,第2至5位數字與同基源中藥飲片保持一致;道地藥材標識碼,共1位數字,用“1”表示道地藥材;用“0”表示非道地藥材或藥材的道地產區尚未明確;中藥配方顆粒規格包裝碼,共4位數字,由規格碼和包裝規格碼兩部分組成;中藥配方顆粒企業碼,共5位數字,直接為企業賦予唯一的企業代碼,由上市備案企業在系統內維護信息獲取企業代碼。
8月上旬,國家醫保局確立了定點醫療機構藥學、技術人員統一編碼,目前,加上已有的醫保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等編碼與此次新制定的醫保中藥配方顆粒統一編碼,國家醫保信息業務共有17項編碼標準。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青黎)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