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實驗室簡介
(圖片來源:新型功能陶瓷材料重點實驗室)
景德鎮陶瓷大學新型功能陶瓷材料實驗室是在硅酸鹽陶瓷材料實驗室基礎上逐步建設和發展起來的實驗室。實驗室現有實驗室面積3800平方米,擁有一批材料微結構表征、宏觀性能測試分析以及材料制備等儀器設備,在“介電、壓電、鐵電功能陶瓷材料、環境功能陶瓷材料、低維納米氧化物陶瓷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四個研究方向逐步顯示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建設了一支學術水平高、研發能力強、年齡和知識結構合理的研究隊伍,培養了一批有一定影響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逐步在國內功能陶瓷材料領域中產生了影響。
實驗室面向國家和行業重大需求和學術前沿,以建設功能材料領域高水平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基地為目標,圍繞“用材料科學與工程理論與方法指導功能材料的研究、制備與加工,以新型功能陶瓷材料開發與應用為目標”的學術思路,開展創新性應用基礎研究,致力于解決功能陶瓷材料基礎理論、應用開發等問題,構建新材料的學術與研究平臺。
研究方向及內容
該重點實驗室擬主要開展介電/壓電/鐵電功能陶瓷材料、環境功能陶瓷材料、低維納米氧化物陶瓷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四個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研究方向一:介電/壓電/鐵電功能陶瓷材料
1)無鉛鐵電單晶的生長與性能研究
2)高性能鈮酸鹽基無鉛壓電陶瓷及其相關器件制作研究
3)高性能微波介質陶瓷的制備與摻雜改性研究
4)SrTiO3基高儲能密度介質陶瓷研究
研究方向二:環境功能陶瓷材料
1)瓷質建筑陶瓷紅外功能化的常溫高紅外輻射機理及性能研究
2)環保型功能化傳統建筑陶瓷高瘠性料成型機理及性能研究
3)莫來石晶須前驅體定量原位制備莫來石-剛玉輕質耐火材料的性能及其機理研究
研究方向三:低維納米氧化物陶瓷材料
1)非水解溶膠-凝膠(NHSG)法制備低維納米陶瓷氧化物材料
2)新型陶瓷無機膜的制備、改性及應用技術研究
研究方向四:新能源材料
1)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2)TiO2光電功能薄膜材料與器件
3)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材料及器件研究
4)質子膜燃料電池材料及器件研究
5)CaTi2O4(OH)2單晶納米結構的相變、摻雜與電化學性能研究
6)單晶介孔α-Fe2O3和Fe3O4納米棒的可控制備與鋰電應用
科研團隊簡介
“環境陶瓷材料”科研創新團隊主要在節能環保陶瓷材料的研究與開發、低膨脹陶瓷材料的開發、固體廢棄物的高效綜合利用和高溫含塵廢氣治理技術及其裝備等方面開展研究,并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
“納米光電材料與器件”科研創新團隊主要對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制備與性能研究、二氧化鈦光電功能薄膜材料與器件、質子膜燃料電池材料與器件等方面開展多方位研究,搭建系統完善的實驗平臺,并推進納米光電材料的產業化進程。
“新能源陶瓷材料”科研創新團隊主要在粉體分散、有機分子競爭吸附與原位聚合等機理方面的研究中具有豐富的實驗經驗和理論基礎,特別是在新型結構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與電堆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雙擊連接板方面攻克了化學鍍膜法制備合金抗高溫氧化涂層的關鍵技術,并在密封材料方面成功解決了電池組件熱膨脹系數匹配問題和密封的成功率等世界難題,實現了電池堆的多次冷熱循環,相關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新型陶瓷無機膜技術研究"創新團隊主要致力于無機微濾膜修飾改性、膜組件設計與應用等方面的研究,探究解決無機微濾膜應用中的過濾效率低、成本高等國內外共性問題的有效方法與途徑,在油水分離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低維陶瓷氧化物材料”科研創新團隊主要圍繞非水解溶膠-凝膠法制備陶瓷氧化物粉體、晶須、纖維、薄膜以及陶瓷色料方面開展研究。
“功能陶瓷材料與器件”科研創新團隊是景德鎮陶瓷大學重點建設的創新團隊之一,主要致力于新型無鉛壓電陶瓷材料與器件、新型低溫燒結微波介質陶瓷與器件、高功率儲能電介質陶瓷、功能陶瓷的流延成型制備技術以及功能陶瓷粉體的可控制備技術等方面研究。
資料來源:新型功能陶瓷材料重點實驗室官網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平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