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國內率先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制造商之一,專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于為全球新能源應用提供一流解決方案,核心技術包括在動力和儲能電池領域,材料、電芯、電池系統、電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產業鏈研發及制造能力。2017年該公司動力鋰電池出貨量全球遙遙領先,達到11.84GWh。已與國內多家主流車企建立合作關系,并成功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也成為國內率先進入國際頂尖車企供應鏈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制造商。
“后浪”
說寧德時代是后浪,因為它對于全球其他電池企業來說成立較晚,卻未來可期。自2011年成立之日起,就不斷朝著自己全球電池商業帝國的方向努力。2012年與德國寶馬集團戰略合作,成為其動力電池核心供應商。2013年青海生產基地建成,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產品量產供應,還為宇通開發客車動力電池。2014年成立德國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鋰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并完成對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購,布局電池回收和再生產業鏈。2016年承擔“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新能源汽車及智能電網兩個專項的研發工作;成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江蘇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相繼在法國、美國、加拿大、日本成立子公司,并與上汽成立合資公司。2018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立德國時代新能源科技(圖林根)有限公司,啟動建設首個海外生產基地;與東風、廣汽成立合資公司。2019年牽頭設立電化學儲能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吉利、一汽成立合資公司;成立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宜賓新能源產業基地;連續三年電池使用量全球領先……
寧德時代像獨角獸一樣,乘風破浪,憑借著自身強大的競爭力,走向神壇。在當時國內的電池供應商中,沃特瑪主要為商用車供貨,比亞迪的電池此前又沒有對外開放,所以市場給了寧德時代機會。許多汽車公司爭先恐后想乘上這只“獨角獸”帶來的浪潮也是理所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2016年開始推出的電池企業準入目錄,讓外國電池企業無法進入中國市場,這一保護政策給了寧德時代等國產電池企業一把保護傘,當然保護傘2020年就要收走,留給寧德時代去搶占份額的時間只有五年,寧德時代也在這五年內拼命布局全球,開拓海外市場。可以說是“后生可畏”。
“先鋒”
寧德時代雖然是后起之秀,但是研究鋰電池這一方面卻十分大膽。在國內,最廣泛使用的動力電池為磷酸鐵鋰電池與三元鋰電池,兩者的區別就在于安全性與續航保障。磷酸鐵鋰電池安全性高但是續航能力不如三元鋰電池,三元鋰電池續航能力優越但是安全性較差。因為三元電池是由鎳、鈷、錳三種金屬元素按照不同比例制作而成,又被分為NCM532、NCM622和NCM811三種類型的電池,編號代表著鎳(N)、鈷(C)、錳(M)以及在電池中所占比例。鎳的含量越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就越大,續航里程就越長,相對的,穩定性也會變差。鈷的作用在于可以穩定材料的層狀結構,而且可以提高材料的循環和倍率性能。錳的作用在于降低材料成本、提高材料安全性和結構穩定性。但是鈷的礦產含量極少,用多了明顯會提升電池成本,所以人們才想往低鈷甚至無鈷上發展。
寧德時代就是這樣一位“勇士”,磷酸鐵鋰優化空間的有限性,寧德選擇了去“開墾”前途未知的NCM811電池,這是一道選擇題,也是一座獨木橋。
由于NCM811電池降低了鈷和錳的含量,電池的安全性也受到了爭議。目前寧德時代腹背受敵,在外有LG化學、松下這樣強勁的對手,在內又有比亞迪“刀片電池”所給壓力不斷,加之國家政策對于電池安全性的提高,寧德電池可謂是四面楚歌。但是寧德電池卻宣稱決不放棄這次彎道超車的機會,作為行業領軍企業,寧德時代在引領國內動力電池發展上承擔著先鋒引領作用,是中國電池企業和日韓電池企業抗衡的主力軍。在國外車企即將紛紛采用三星、LG化學的NCM811的產品并即將大規模上市時,沒有理由不在這個領域繼續探索和深耕。如果不能在這個寶貴的窗口期,深挖811的潛能,開發出下一代應用NCM811產品的主動權就有可能落在國外企業身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產品力優勢有可能將蕩然無存,更何談憑借電動車實現自主品牌汽車的崛起?
寧德時代是未來可期的“后浪”,也是引領浪潮的“先鋒”。 澤平宏觀也發文稱,未來將是LG與寧德時代雙寡頭的競爭,而寧德時代背靠中國最完善的鋰電供應鏈、長期成本優勢顯著。動力電池的競爭,實際上是消費電池領域的老對手在新賽道的競爭。在寧德時代、LG化學、三星SDI、松下等四家企業的競爭中,三星與松下受到“大集團、小業務”的束縛。未來,鋰電龍頭將在寧德時代和LG之間誕生。
參考資料:
寧德時代.CATL
禾顏閱車.寧德時代加碼811背后:彎道超車的關鍵機會不容錯過
機構鑒股.寧德時代:競爭力清晰,繼續全球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