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顏永年,教授、博導,第一任清華大學材料成形制造自動化研究所所長和第一任清華大學生物制造研究所所長。被業界譽為“中國3D打印第一人”。
人物經歷
1956年9月考入清華大學,1962年1月畢業于清華大學機械系,獲優良畢業生證書。
1962年~2007年 清華大學機械系,曾任機械系副系主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1987.1~1988.10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訪問學者。
2007年退休 工作期間5次評為清華大學“校級先進工作者”。
2008年~2012年3月 蘇州昆侖先進制造技術裝備有限公司(昆侖AMT)和蘇州昆侖重型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昆侖KHM)總經理。
2012年4月~至今 昆山永年先進制造技術有限公司 董事長。
2012年12月~至今 江蘇永年激光成形技術有限公司 董事長。
主要成就
承擔并完成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國家863計劃及與企業的橫向合作任務。作為總設計師完成5臺套世界級的我國重裝行業和國防上急需的重型液壓機,轉讓技術幫助企業生產數千臺一萬噸以下的各類液壓機,創產值數拾億。在多功能快速成形制造系統、組織工程材料的大段骨快速成形制造等方面取得了國際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3項,省、部級獎5項,擁有發明專利10項、著、譯書12冊,發表論文263篇、其中SCI收錄21篇、EI收錄47篇,幾年來培養博士生35名、碩士生33名。
3D打印的主體市場在航空航天領域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3D打印問世以來,成為研究領域的熱點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該技術在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療產業、教育、地理信息系統、土木工程、槍支以及其他領域都有所應用。
目前在全球3D打印技術應用中,美國占比接近一半,主要集中在軍工領域;歐洲占比約為四成,主要集中在民用領域;中國僅占不到一成。這種局面是由于上個世紀末處于“襁褓”中的中國3D打印因為“糧源”不足一直沒能長大,而美國卻順利地完成了產業化的進程。
融資渠道和融資便捷性比不上發達國家,但是3D打印也不會再像十幾年前那樣沉寂下去了,因為國家領導人開始重視這件事情,整個社會對產業化的認識也在不斷提高。顏永年教授認為發展3D打印關鍵的幾點在于:第一,政府需大力倡導;第二,成立一些真真實實的行業協會;第三,最重要的是開發應用市場。
顏永年教授提出3D打印的主體市場在航空航天領域,因為“航空是一個永不衰敗的市場”。其中,大型結構件和精密件制造等方面存在大量3D打印需求。此外,制造業及醫療等領域的小型精密配件制造,也是3D打印的重要應用方向。顏永年教授表示,3D打印具有“所見即所得”的特性,在微觀結構制造商具有相當的優勢。
推動一項研究的根本動力是應用,發展3D打印的關鍵也在其產業化,如何解決產業化中遇到的問題,是未來3D打印研究者們需要重點思考和解決的,也需要更多像顏永年教授這樣真正熱愛3D打印的研究者投入其中。
參考來源:
百度百科
激光制造網.顏永年:3D打印的發展動力在于應用
3D打印在線.顏永年:中國3D打印的十年沉寂與十年復興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墨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