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雖然近幾十年來,很多研究者從實驗和理論兩方面對煤塵、金屬粉塵等各種粉塵進行了探討并摸索出了一定的規律,然而由于實驗手段不足以及粉塵爆炸影響條件的復雜性及環境的不確定性,迄今為止對制藥工業中的有機粉塵燃燒及爆炸中的起因、發展、破壞性等問題的研究并不多見。近日,粉體網小編發現一篇有關藥物粉塵爆炸的文獻,現整理如下、供相關人員參考。
這篇文獻的作者張小良等以某制藥車間的可燃粉塵常見消炎藥原料的主要成分克拉維酸鉀粉末為例進行爆炸事故及其特性進行研究,研究者利用20L球形粉塵爆炸測試系統測試得出克拉維酸鉀的爆炸下限為40g/m3。差熱分析表明其熔融溫度為 189℃,發熱量為633J/g。鑒于此類藥物粉體的爆炸特性以及制藥工藝裝置的設計問題,需做出如下防范措施及管理對策。
1、混粉作業區域人機學改進
對混粉作業區域進行人機學改進設計,將其控制面板安裝在室溫下,以防止電氣火花引燃粉塵爆炸。對混粉機械進行多種安全防護。設置安全起動按鈕和緊急停車裝置,設計防止粉塵飛揚的過濾器,加裝氮氣惰性化系統,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
2、除塵裝置設計與使用
除塵系統是利用通風機所提供的能量,依靠排風罩將各個塵源所散發出的粉塵予以捕集,通過通風管道將含塵氣流送入除塵器進行凈化,以達到凈化作業環境和減少污染的目的。
在進料口、出料口為產塵部位,有的企業沒有設置前端除塵處理,極易造成其他金屬物件的吸入,國內曾經有過因為吸塵口吸入鐵釘造成粉塵爆炸的事故報道;即使有些企業設置了除塵裝置,吸風功率一般都很低,這樣一來就造成含塵空氣大量外逸。長久下去,混合室的設備、墻體上布滿了一層粉塵。車間的動力設備起動后不可避免地要發熱散熱,這可能會引起粉塵層的局部受熱燃燒,如果在清掃過程中,不注意規范操作,極易造成粉塵揚起,從而形成粉塵云,增大了粉塵爆炸的危險性。
另一方面,在除塵裝置設計、使用、管理過程中存在嚴重缺陷:通風除塵系統設計時,未進行相應核算,未能控制風速使系統內粉塵的濃度在其爆炸下限之下;另通風管道材料、過濾材料選擇錯誤,有些企業通風管道使用PVC,有機玻璃等材料,過濾系統做成了民用空調粗效過濾器形式,相應除塵風機未選擇防爆風機,集塵倉沒有可靠的電氣接地;除塵系統沒有設置或設置不合理的泄壓面積的泄壓裝置,從而不能達到泄壓的作用。因此,須根據防爆炸學原理,對除塵裝置、凈化系統進行科學的設計、正確的使用。
3、安全管理對策
針對該類較強爆炸特性藥粉的生產企業的混粉機械裝置,研究者編制和設計了安全檢查表,此安全檢查表的設計系統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的影響,判定和檢查危險,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嚴格安全檢查,達到檢查表中的各項規程,從而形成系統化管理。
本文推薦文獻:
張小良等.藥物混粉爆炸事故及防范對策的研究.中國安全科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