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隨著我們國家科研人員不斷努力研發新的技術,我們的技術也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而近日,經過我們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我們又一次突破了一項新技術,咱們研發的首座3D打印的橋將投入使用。都說咱們的造橋技術很厲害,咱們“打印”橋也一樣厲害。
近日,國內首座可安裝使用的3D打印技術的大橋將亮相上海的桃浦智創城中央公園,但是和傳統的大橋可不一樣,新橋一點兒的鋼筋和水泥都沒用,據悉這座橋是座行人橋,可以用來觀景。它的長為15.25M,寬為2.8M,橋欄高1.2M。
而橋身顏色是類似于牛奶的白色。它采用的是樹脂材料,在經過抗壓和承重等一系列的測試之后將會實地安裝,屆時市民將能在這個3D打印的作品上行走。用3D技術打印一座橋梁的例子其實原先就有。此前同濟大學就曾展覽全球第一座3D打印的橋,不過這僅限于展覽,并不能實際應用。而我們國內這座實際投入使用的橋梁,是通過3D打印一體成型的,無任何拼接,總共耗時35天。記者在它的生產車間看到,一套龍門架符合的3D打印機器人正在給新橋上色,模壓,以及干燥,打印精度達到了驚人的毫米級。也讓我們感慨咱們技術的先進,以及設計師的智慧。
那么這座用樹枝材料3D打印的橋到底可不可靠,畢竟如果不牢靠可能會對行人造成傷害。它的建設方上海建工集團的副總工程師介紹稱,根據他們的實驗結果和測試數據,這座橋每平方米就可以承載500斤的重量,換句話說,就是每平方米能承受四個成年人的重量。+
“它的設計壽命也很長,達到了30年。”設計師說道。在經過他們多次的挑選和測驗,正式確定了它的材料:一種叫做“ASA”的工程塑料。在里邊混入玻璃纖維和抗老化的材料就成就了這座橋的耐高溫,抗沖擊,耐腐蝕以及負重高的特點。經過長期的風吹日曬,它依然不會有老化的現象,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工程材料,它的設計標準和強度也符合國家要求。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