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9月中旬,從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傳來消息:該院張瑞平副教授主持完成了一項構建新型納米載藥系統的研究。該研究選用人體內源性天然物質黑色素,合成了一種新型安全無毒、生物相容、小尺寸的黑色素納米顆粒。該研究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了國際著名期刊Adv Mater上。
據了解,該黑色素納米顆粒可以加載抗癌藥物索拉菲尼和影像示蹤劑,實現了PET和光聲雙模態分子成像引導下的腫瘤化療,這種新穎的多功能納米探針整合藥物靶向運輸、藥物治療、雙模態分子成像和療效監測等功能于一體,既可以用于腫瘤的成像,同時又能實現圖像引導下的癌癥治療和療效的監測,有望成為一種新型的多功能納米制劑,用于癌癥的診療一體化,對推動納米載體向臨床轉化具有現實意義。
據了解,該黑色素納米顆粒可以加載抗癌藥物索拉菲尼和影像示蹤劑,實現了PET和光聲雙模態分子成像引導下的腫瘤化療,這種新穎的多功能納米探針整合藥物靶向運輸、藥物治療、雙模態分子成像和療效監測等功能于一體,既可以用于腫瘤的成像,同時又能實現圖像引導下的癌癥治療和療效的監測,有望成為一種新型的多功能納米制劑,用于癌癥的診療一體化,對推動納米載體向臨床轉化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