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10月25日訊 東南大學-FEI納皮米中心近期用廢棉花成功研制吸附率達自重約600倍的石墨烯海綿結構材料,該材料不吸水卻可以吸附油脂等無機物,可用于清理海上原油泄漏、化學品污染、室內空氣除臭等,有希望成為可快速產業化的一大方向。
據悉,該中心早在2010年便研制出吸附率達自重86倍的石墨烯海綿,現在用廢棉花為原料有效降低了成本,且循環使用次數可達10次,吸附飽和后脫附率達到99%,吸附1千克十二烷的石墨烯海綿造價僅需2.92元。目前該材料解決大規模制備問題后投入生產。
該中心的石墨烯海綿早在2012年便登上美國《Advanced Materials》雜志。美國在線等媒體認為,該石墨烯海綿結構可能成為石磨烯的第一種產業化應用形式,在化工產業和環境保護方面擁有巨大應用前景。
據悉,該中心早在2010年便研制出吸附率達自重86倍的石墨烯海綿,現在用廢棉花為原料有效降低了成本,且循環使用次數可達10次,吸附飽和后脫附率達到99%,吸附1千克十二烷的石墨烯海綿造價僅需2.92元。目前該材料解決大規模制備問題后投入生產。
該中心的石墨烯海綿早在2012年便登上美國《Advanced Materials》雜志。美國在線等媒體認為,該石墨烯海綿結構可能成為石磨烯的第一種產業化應用形式,在化工產業和環境保護方面擁有巨大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