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9月2日訊 如何方便快捷地檢測室內污染,成為百姓關注的問題。今日,記者從哈爾濱工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研發了出一種新技術,一張試紙就可測試生活環境中的氣態有機污染物。據悉,這張紙是以石墨烯為載體的復合薄膜,發現室內污染它就會變色。日前,國際著名學術刊物《先進功能材料》發表了該課題組的研究成果。
今日下午,記者在哈工大基礎交叉科研院微納米技術研究中心見到了這種“神奇”試紙。試紙為藍色,大小如同日常生活中可見到的測試酸堿度的PH試紙一樣。隨后,課題組成員、博士生王曉娜將一片試紙放入玻璃瓶內,當試紙遇到玻璃瓶內的有毒氣體時,立即變成了粉紅色。據介紹,當有毒氣體濃底越高時,試紙的顏色也就變得越深。
“看上去這只是一張普通的試紙,但是它卻很有科技含量。”王曉娜告訴記者,它是以石墨烯為載體的石蕊試紙類的色變傳感器,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卻也是最堅硬的納米材料,也是目前全世界研究的熱點。
該課題負責人胡平安教授表示。隨著百姓對健康越來越關注,越來越多的家庭在裝修后進行室內環境檢測,這種檢測收費并不便宜,還需要幾天的時間。“是否能找到一種方便、靈敏又便宜的檢測試法。”課題組想到了測試酸堿度的PH試紙,而石墨烯這種新材料可與室內環境和檢測目標更好的接觸,從而提高檢測靈敏性。“室內空氣中即使有0.01%的污染也會被檢測出來……”胡平安說。
目前,該課題組制成的試紙是石墨烯與聚丁二炔的復合薄膜,主要針對實驗內常見的有機化學污染物。對于室內裝修污染最常見的甲醛等污染,研發人員說,只要變換一下這種石墨烯復合薄膜反應物質即可。制造這種薄膜的成本也很低廉,一小片試紙只需幾毛錢。據了解,這種以石墨烯為載體的石蕊試紙類的色變傳感器在全球也是首次研發。
今日下午,記者在哈工大基礎交叉科研院微納米技術研究中心見到了這種“神奇”試紙。試紙為藍色,大小如同日常生活中可見到的測試酸堿度的PH試紙一樣。隨后,課題組成員、博士生王曉娜將一片試紙放入玻璃瓶內,當試紙遇到玻璃瓶內的有毒氣體時,立即變成了粉紅色。據介紹,當有毒氣體濃底越高時,試紙的顏色也就變得越深。
“看上去這只是一張普通的試紙,但是它卻很有科技含量。”王曉娜告訴記者,它是以石墨烯為載體的石蕊試紙類的色變傳感器,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卻也是最堅硬的納米材料,也是目前全世界研究的熱點。
該課題負責人胡平安教授表示。隨著百姓對健康越來越關注,越來越多的家庭在裝修后進行室內環境檢測,這種檢測收費并不便宜,還需要幾天的時間。“是否能找到一種方便、靈敏又便宜的檢測試法。”課題組想到了測試酸堿度的PH試紙,而石墨烯這種新材料可與室內環境和檢測目標更好的接觸,從而提高檢測靈敏性。“室內空氣中即使有0.01%的污染也會被檢測出來……”胡平安說。
目前,該課題組制成的試紙是石墨烯與聚丁二炔的復合薄膜,主要針對實驗內常見的有機化學污染物。對于室內裝修污染最常見的甲醛等污染,研發人員說,只要變換一下這種石墨烯復合薄膜反應物質即可。制造這種薄膜的成本也很低廉,一小片試紙只需幾毛錢。據了解,這種以石墨烯為載體的石蕊試紙類的色變傳感器在全球也是首次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