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氟理論”引領磷氟行業雙贏
如何將傳統磷肥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氟加以綜合利用?云南氟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近10年來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進行著大膽嘗試。經過多年的摸爬探索后,近日云南氟業化工公司提出了“磷氟”理論,通過整合磷氟資源,利用自有技術,將傳統磷肥企業的有害物氟吃干榨盡。這一理論的提出,為磷肥企業帶來了濃濃春意。
據云南氟業化工公司常務副總裁李治辰介紹,氟化工行業最主要的原料是螢石。近幾年我國對螢石實行開采和生產雙重總量控制,原則上不再受理新的螢石的勘察、開采申請,螢石供應吃緊已經影響氟化工產業的持續發展;氟原料的另一種來源是伴生在磷礦石中,主要以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
磷肥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含氟氣體(主要是四氟化硅和氟化氫),對人體及自然環境產生極大危害。長期以來,氟一直被業界看作是污染物。大部分磷肥企業只能將四氟化硅氣體用水吸收生成氟硅酸,也就是把廢氣轉化成廢水;少數有實力的磷肥企業將氟硅酸轉化成氟硅酸鈉;其他的企業則以廢水、廢氣的方式循環吸收或者簡單處理后排放,既浪費資源又嚴重污染環境。因此,對磷肥企業而言,副產的四氟化硅尾氣始終是一個環保頑疾,大多數企業始終沒有找到一種既經濟又環保的解決辦法。
2003年,云南氟業化工公司開始著手磷礦氟資源綜合開發研究工作,如以氟硅酸生產大顆粒氟硅酸鈉項目、以氟硅酸生產氟化鈉項目、以氟硅酸生產氟硅酸鉀和用含氟廢氣生產氟銨鹽等系列項目。2005年,云南氟業化工公司開始致力于環保型氟化工生產技術的研發和中試,以徹底解決磷肥生產過程中“三廢”的污染問題。
2009年,云南氟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與云南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有色氟化學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云南云天化氟化學有限公司,利用下屬磷肥企業的副產物氟硅酸生產冰晶石,產能3萬噸/年。該公司主要利用磷肥企業的副產物四氟化硅和氟硅酸生產氟化銨、氟硅酸銨、氟化氫銨、冰晶石、氟硅酸鉀等,這些產品生產線基本解決了“三廢”環保問題,實現了廢氣達標、廢水內部循環、廢渣綜合利用的目標。通過與磷肥企業的合作,幫助磷肥生產企業調整了產品結構,大幅降低了傳統磷肥制造產生的氟污染物給大氣、水體帶來的污染,實現了氟企業和磷肥企業共贏。
李治辰介紹說,目前全世界螢石儲量約為6億噸,按50%氟含量來計算,氟總量也只有約3億噸。而世界已知的磷礦石儲量約600億噸,磷礦石中的氟含量為2%~4%,相對應的氟總量為12億~24億噸。顯而易見,磷礦石中伴生的氟資源遠比螢石的儲量大。因此,科學合理地利用磷礦石成為必然選擇。
他認為,磷化工企業有資源,氟化工企業有技術和市場,雙方應該彼此合作,才能將技術順利轉移和嫁接。但由于磷化工與氟化工分屬兩個行業,加上磷化工企業對氟行業的技術發展認識方面的不對等,因此在合作具體實施時還要有一個過程。而如果磷化工企業自己開發相應的技術和市場,無疑要花更長的時間,這等于又是一種浪費。
因此,李治辰建議,磷化工與氟化工行業應加強交流與合作,使氟化工行業的新技術能及時傳導到磷化工行業。不同規模的磷化工企業應該采用不同的含氟廢氣和含氟廢水綜合利用技術。這樣,既可保證各企業合理利用氟資源,也可保證各自的氟產品有市場。
據業內專家介紹,無論從我國氟化工的發展還是從環保角度來看,磷氟資源的有效綜合開發利用都具有重大意義。氟化工及其精深加工產業鏈是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隨著環保政策的嚴格實施、氟資源短缺的現實狀況與氟化工的快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均為磷氟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了良好機遇。而且隨著國家對螢石資源的進一步控制,以及國際氟化工產業向我國的逐步轉移,開發磷氟資源將成為我國氟化工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專家還表示,雖然磷氟資源即將成為氟化工重要原料之一,但還是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的道路,避免重復螢石開采利用的道路,加大磷氟資源的保護和有效開發力度,高效利用,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延伸產業鏈等,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氟化工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如何將傳統磷肥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氟加以綜合利用?云南氟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近10年來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進行著大膽嘗試。經過多年的摸爬探索后,近日云南氟業化工公司提出了“磷氟”理論,通過整合磷氟資源,利用自有技術,將傳統磷肥企業的有害物氟吃干榨盡。這一理論的提出,為磷肥企業帶來了濃濃春意。
據云南氟業化工公司常務副總裁李治辰介紹,氟化工行業最主要的原料是螢石。近幾年我國對螢石實行開采和生產雙重總量控制,原則上不再受理新的螢石的勘察、開采申請,螢石供應吃緊已經影響氟化工產業的持續發展;氟原料的另一種來源是伴生在磷礦石中,主要以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
磷肥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含氟氣體(主要是四氟化硅和氟化氫),對人體及自然環境產生極大危害。長期以來,氟一直被業界看作是污染物。大部分磷肥企業只能將四氟化硅氣體用水吸收生成氟硅酸,也就是把廢氣轉化成廢水;少數有實力的磷肥企業將氟硅酸轉化成氟硅酸鈉;其他的企業則以廢水、廢氣的方式循環吸收或者簡單處理后排放,既浪費資源又嚴重污染環境。因此,對磷肥企業而言,副產的四氟化硅尾氣始終是一個環保頑疾,大多數企業始終沒有找到一種既經濟又環保的解決辦法。
2003年,云南氟業化工公司開始著手磷礦氟資源綜合開發研究工作,如以氟硅酸生產大顆粒氟硅酸鈉項目、以氟硅酸生產氟化鈉項目、以氟硅酸生產氟硅酸鉀和用含氟廢氣生產氟銨鹽等系列項目。2005年,云南氟業化工公司開始致力于環保型氟化工生產技術的研發和中試,以徹底解決磷肥生產過程中“三廢”的污染問題。
2009年,云南氟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與云南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有色氟化學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云南云天化氟化學有限公司,利用下屬磷肥企業的副產物氟硅酸生產冰晶石,產能3萬噸/年。該公司主要利用磷肥企業的副產物四氟化硅和氟硅酸生產氟化銨、氟硅酸銨、氟化氫銨、冰晶石、氟硅酸鉀等,這些產品生產線基本解決了“三廢”環保問題,實現了廢氣達標、廢水內部循環、廢渣綜合利用的目標。通過與磷肥企業的合作,幫助磷肥生產企業調整了產品結構,大幅降低了傳統磷肥制造產生的氟污染物給大氣、水體帶來的污染,實現了氟企業和磷肥企業共贏。
李治辰介紹說,目前全世界螢石儲量約為6億噸,按50%氟含量來計算,氟總量也只有約3億噸。而世界已知的磷礦石儲量約600億噸,磷礦石中的氟含量為2%~4%,相對應的氟總量為12億~24億噸。顯而易見,磷礦石中伴生的氟資源遠比螢石的儲量大。因此,科學合理地利用磷礦石成為必然選擇。
他認為,磷化工企業有資源,氟化工企業有技術和市場,雙方應該彼此合作,才能將技術順利轉移和嫁接。但由于磷化工與氟化工分屬兩個行業,加上磷化工企業對氟行業的技術發展認識方面的不對等,因此在合作具體實施時還要有一個過程。而如果磷化工企業自己開發相應的技術和市場,無疑要花更長的時間,這等于又是一種浪費。
因此,李治辰建議,磷化工與氟化工行業應加強交流與合作,使氟化工行業的新技術能及時傳導到磷化工行業。不同規模的磷化工企業應該采用不同的含氟廢氣和含氟廢水綜合利用技術。這樣,既可保證各企業合理利用氟資源,也可保證各自的氟產品有市場。
據業內專家介紹,無論從我國氟化工的發展還是從環保角度來看,磷氟資源的有效綜合開發利用都具有重大意義。氟化工及其精深加工產業鏈是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隨著環保政策的嚴格實施、氟資源短缺的現實狀況與氟化工的快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均為磷氟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了良好機遇。而且隨著國家對螢石資源的進一步控制,以及國際氟化工產業向我國的逐步轉移,開發磷氟資源將成為我國氟化工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專家還表示,雖然磷氟資源即將成為氟化工重要原料之一,但還是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的道路,避免重復螢石開采利用的道路,加大磷氟資源的保護和有效開發力度,高效利用,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延伸產業鏈等,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氟化工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