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因煤而建、依煤而興,是由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們建成的新興工業城市,工業經濟起步于60年代“三線”建設時期,自建市以來,工業一直在全區經濟發展中居于領先地位。經過40多年發展,形成了裝備制造、新材料和能源化工三大主導產業。
石嘴山市是中國西部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之一。煤炭資源豐富,圍繞煤炭資源的開發和轉化,裝備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產業得到較快發展。目前,全市原煤生產能力1500萬噸,電力裝機容量占全區總裝機容量的38%,人均發電量位居全國第一。
2007年,全市工業實現增加值107億元,占GDP的比重為74.2%,是2000年的2.61倍,年均遞增21%,工業對地區經濟的支撐作用不斷提升。
經過多年培育發展,全市工業企業已發展到50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264家,涌現出了中色(寧夏)東方集團公司、寧夏天地奔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寧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寧夏恒力鋼絲繩股份有限公司、寧夏三一西北駿馬電機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40多家大中型企業,培育了東方鉭業、寧夏恒力、英力特化工3家上市公司,創出了“寶山牌”鉭粉、鉭絲,“恒力牌”密封鋼絲繩,“寧河牌”、“大榮牌”石灰氮、雙氰胺,“石鑫牌”硅鐵,“沙湖牌”面巾紙等一批榮獲國家和自治區級名牌產品。
——裝備制造業
裝備制造業是石嘴山市傳統產業,也是我市的優勢主導產業之一,現擁有各類企業93家。
上個世紀60年代,國家在我市布局建設全國煤炭基地的同時,也布局了煤機制造、鋼鐵冶煉等企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已基本形成了以煤機制造、鋼鐵、汽車改裝、特種專用汽車制造等為重點的機械制造業。2007年,全市裝備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近25億元。
石嘴山市作為國家重要的煤山設備研發、制造基地,生產的重型礦用運輸機、采煤機、掘進機、破碎機、裝載機、礦山隔爆電機等產品享譽國內。主要骨干企業寧夏天地奔牛集團公司、西北煤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寧夏三一西北駿馬電機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是我國礦山用刮板輸送機、皮帶輸送機、防爆電機等煤礦機械制造的重點企業,主要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7%以上。
一是煤礦專用輸送設備國內領先。以寧夏天地奔牛集團公司為龍頭,已成為國家煤礦專用輸送設備研發制造基地之一。建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實驗設計能力和產品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擁有年生產設備1040臺(套),其中大型、精密、關鍵設備110臺(套)生產能力,已研發生產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減速機、起重機等在內的6大類32個系列423個品種,整體研發能力居全國同行業第一,技術裝備水平居國內同行業第三,產品輻射全國335個煤礦并部分出口,產銷量占國內的27%。2006年入選中國機械500強,2007年銷售突破12億元,在全國煤炭工業系統排位第83位。
二是礦用帶式輸送機居國內領先。以西北煤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為龍頭,是國內礦用帶式輸送機、煤礦支擴設備與網絡式放頂煤支架等多種煤礦專用產品主產地之一。現有各類生產設備1096臺(套),主要生產設備739臺(套)。主要產品有帶式輸送機、掘進機、綜采支架、綜合采掘設備、系列調度絞車等煤礦專用設備和各種工程油缸、水泥制造設備、石油機械及其它大型通用設備等,銷售范圍涉及國內25個省、市、自治區的90多個礦務局及190多個煤礦企業。其中帶式輸送機生產能力全國第一,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5%以上,部分專用設備還出口到東南亞、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在國內率先研制開發的DSP1063/1000型、DOP1000/1000型帶式輸送機系列型已成為我國煤礦井下皮帶運輸系統的主導機型,曾承擔國家科研項目并研制多種帶式輸送機新產品,在煤礦機械軟啟動、軟制動的研制和應用方面也處于國際先進行列,整體研發能力在同行業中與上海煤科院基本相當。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8.7億元。
三是礦用隔爆電動機居國內領先。以寧夏三一西北駿馬電機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擁有各類加工、檢測設備545臺(套),主要生產礦用運輸機、采煤機、掘進機、破碎機、裝載機、YB電機7個系列300多個品種的配套電機,年生產能力30萬千瓦,位居全國同行業第五位,國內市場平均占有率37%以上,部分產品出口俄羅斯、匈牙利、土耳其、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研制生產的運輸機雙速電機、采煤機高電壓電機都代表了我國礦用隔爆電機的較高水平,整體研發能力在全國同行業中位列第五。2008年初成功與三一重裝實現生組。
鋼鐵行業。石嘴山市的鋼鐵生產是依托、電優勢發展起來的,煉鋼工業主要依托寧夏電投鋼鐵公司,2007年投資4.2億元實施了60萬噸棒線材配套技術改造,棒線材年生產能力60萬噸,達產后年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左右。金屬制品主要依托寧夏恒力鋼絲繩股份有限公司,產品以鋼絲、鋼線繩、鋼絞線等為主,是我國鋼絲繩行業品種最多、規格最全的企業,也是國內第一家上市的鋼絲繩生產企業。其生產的鋼絲繩制品素有“中華第一繩”美譽,擁有自治區級技術中心,具有較強的技術裝備水平和研發能力,先后自主研制了國內最大的合繩機和拆股鋼絲調直機、預張設備,擁有國際先進的股繩機、鋼絲拉拔設備、整繩破斷拉力試驗機、密封鋼絲繩專用生產設備,現有生產線達到國際水平標準,年產各類鋼絲繩制品5.1萬噸,居國內同行業第三位。產品在海上導彈發射、澳星發射以及中央電視臺轉播塔、江陰長江公路大橋、葛洲壩、三峽水利樞紐等國家著名重點工程以及全國各大煤田、電站、客貨運索道、油氣田等工程的開發建設中均有應用,被國家認定為向社會推薦產品。生鐵產品主要依托寧夏博宇焦鐵集團有限公司。
今后幾年,要進一步加快采煤機、液壓支架和特種采煤新設備的開發,逐步由單一類型產品向生產煤礦綜采全套設備轉變,積極開發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環保產業設備以及新一代光機電一體化等機械類新產品,大力發展特種鋼鐵、精密儀器制、汽車改裝等產業,以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升裝備制造業。近斯重點做好天地奔牛集團減速機生產基地建設及綜采設備技改、三一駿馬電機擴能及風力發電設備、中國重汽石嘴山專用汽車公司車輛改裝、三慶公司1萬輛特種專用汽車、電投鋼鐵年產60萬噸棒線材配套改造、恒力鋼絲繩年產30萬噸預應力鋼絲繩技改、博宇焦鐵年產100萬噸特鋼及年產60萬噸生鐵等重點項目。到2012年,機械制造及配套產業的總產值達到200億元,增加值達到65億元。重點培育6戶具有綜合創新能力、銷售收入達20億元以上的骨干企業,其中50億元以上的1戶。努力把我市建成西北重要的先進機械裝備制造基地;中國品牌電機、減速機生產基地。
——新材料產業
石嘴山市是國家新材料產業的重要生產和研發基地,主要產品有鉭、鈮、鈹稀有金屬材料及制品等。以中色(寧夏)東方集團公司、東方鉭業股份有限公司、寧夏惠冶鎂業公司、寧夏華源冶金公司等重點企業為載體,建成了以鉭粉、鉭絲、鉭粉、鈮粉、鈮絲、鉭酸鋰、鈮酸鋰等人工晶體,鉭、鈮、鈹合金材料、金屬鎂及鎂合金、特鋼等為主的特色優勢新材料產業群,成為世界最大的鉭、鈮、鈹研發與產業化基地之一。
1、鉭鈮鈹稀有金屬材料及制品
中色(寧夏)東方集團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鉭鈮、鈹稀有金屬生產企業和科研單位,與美國CABOT、德國JTDT集團同居世界鉭業三強。中色東方集團是國內唯一的鈹材料研制和加工基地,國家863產業化基地和寧夏重點扶持的十家大型優勢骨干企業之一,建成有國家級西北稀有金屬研究院和部級鈹材料重點實驗室、寧夏特種材料重點實驗室。主要產品有:鉭粉、鉭絲、鉭板、帶材及制品、鉭鈮電容器等34個系列產品,其中23個系列產品屬新材料或用于高新技術產品領域,是我國國防、核能、宇航、電子、冶金和化工等高新技術領域極為重要的新材料供應基地,產品95%以上出品,主要品牌為“寶山”牌鉭粉、鉭絲,質量居國際先進水平,電容器級鉭粉、鉭絲產銷量國內市場占有率近70%,鉭絲、細徑鉭絲的產量分別占世界20%和46%的市場份額,在世界同行中分別居第三位和第一位。目前已形成年產鉭550噸、鉭絲120噸、鈮粉及鈮制品40噸、鈹制品150噸、鉭電容器5億只的生產能力。
2、鎂及鎂合金
石嘴山市金屬鎂生產工藝主要采用皮江法生產,冶煉成本全國最低,被科技部確定為全國皮江法生產金屬鎂示范基地,全市現有金屬鎂及其加工企業5家,年總產能達8萬噸,僅次于山西,列國內第二位。主要生產企業有寧夏惠冶鎂業有限公司、鑫達鎂業、隆達鎂業、賀蘭山鐵合金、華源冶金等。惠冶鎂業是我市目前最大的鎂產品生產和出口企業,也是全區最大的鎂及鎂合金生產基地,科技部認定的全國皮江法生產范基地,國際鎂協會員單位,在全國同行業中技術領先、成本最低。2007年生產鎂及鎂合金4.75萬噸,實現產值10億元,增加值3億元。鑫達鎂業公司目前正在建設,項目建設期5年,分三期進行,一期1.2萬噸新型鎂合金項目計劃近期投產,二期2.4萬噸新型鎂合金項目計劃2009年底建成,三期1.6萬噸鎂合金及制品項目計劃2010年底投運。
石嘴山市金屬鎂及鎂合金生產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居全國先進水平,產品出口量占生產總量的80%以上。
C、碳化硅及其制品
石嘴山市現有黑色碳化硅生產企業近20家,主導產品為顆粒碳化硅和粉狀碳化硅,總產能為15萬噸,占全國碳化硅生產能力的13.3%,生產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并在碳化硅粉體制備和碳化硅制品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是國內最大的碳化硅生產基地和出口地區。主要生產企業有寧夏金旌礦冶公司,寧夏新迪碳化硅公司、寧夏協誠冶金公司、平羅縣晨光碳化硅公司、寧夏北方碳化硅公司等。寧夏金旌礦冶公司在碳化硅微粉制品方面具有較強的研究力量和技術儲備,寧夏協誠冶金公司在高品質碳化硅窯具研發和產業化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3、光伏材料
石嘴山市蘊藏豐富、質量上乘的硅石資源,是發展硅系產品和玻璃工業的優質原料。為我市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提供了堅實基礎。光伏材料工業是石嘴山市的新興產業,主要生產企業為寧夏陽光硅業有限公司,由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中色東方集團、寧夏電力投資集團三方共同出資組建。規劃建設的年產4500噸多晶硅項目是目前國內擬建的規模最大的多晶硅項目,計劃總投資40億元。建設周期為4年,分兩期建設。一期1500噸工程已于2007年正式動工建設,計劃投資15億元,達產后預計年實現銷售收入9億元,實現利稅2.6億元。預計2008年9月底試運行,年底投產。二期3000噸多晶硅項目計劃2009年啟動。整體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銷售收入66億元,利稅25億元。該項目的建設,將成為促進石嘴山市乃至寧夏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將使石嘴山市成為西部地區最大的光伏產業研發和生產基地。
4、碳化硅及其制品
石嘴山市現有黑色碳化硅生產企業近20愛,主導產品為顆粒碳化硅和粉狀碳化硅,總產能為15萬噸,占全國碳化硅生產能力的33%,生產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并在碳化硅粉體制備和碳化硅制品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是國內最大的碳化硅生產基地和出品地區。主要生產企業有寧夏金旌礦冶公司、寧夏新迪碳化硅公司、寧夏協誠冶金公司、平羅縣晨光碳化硅公司、寧夏北方碳化硅公司等。寧夏金旌礦冶公司在碳化硅微粉制品方面具有較強的研究力量和技術儲備,寧夏協誠冶金公司在高品質碳化硅窯具研發和產業化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今后幾年,我市新材料產業在穩定鉭、鈮、鈹稀有金屬冶煉及金屬鎂生產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強做大鉭鈮鈹、鈹銅、鎂合金、多晶硅等行業,把我市建成全球重要的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重點發展鎂壓鑄件、變形鎂產品,到2012年全市形成15萬噸的鎂加工生產能力。調整各品種產量結構比例,拓寬鐵合金產品系列,提高產品質量,減壓普通硅系鐵合金,增加特種合金產量。重點發展炭化硅晶塊、化工材料、電工材料、磨具磨料材料及炭化硅耐火、耐磨、耐腐蝕等高科技材料產業鏈等。加快陽光硅業4500噸多晶硅項目建設、力爭使我市成為國內最大的太陽能光伏材料研發和生產基地。在做大、做強、做優鉭、鈮電容器、高比容電極箔的同時,不斷開發其它新型元器件基礎材料等產業。近期重點做好中色東方集團年產2000噸鈹青銅板及6000噸銅帶材、年產5000噸鈦材和球鎳、年產1.6萬噸高品質微合金鋼爐料、年產1萬噸炭化硅微粉(切割線)、華源公司2.4萬噸鎂及鎂合金生產線、惠冶鎂業2萬噸鎂及鎂合金擴能、新迪炭化硅2萬噸炭化硅微粉、寧夏陽光硅業1500噸多晶硅、海力電子科技380萬平方米高比容鋁電極箔生產線續建籌重點項目建設的協調服務工作。到2012年,新材料產業的總產值達到200億元,增加值達到60億元。重點培育5戶具有綜合創新能力、銷售收入達20億元以上的骨干企業,其中50億元以上的1戶,100億元以上的1戶。
——能源化工產業
能源化工產業在石嘴山市工業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隨著煤炭、電力工業的快速發展,石嘴山市的電石化工、氯堿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等得到進一步發展,近5年來,年均增速超過20%。電石、石灰氮、雙氰胺、單氰胺、顆粒石灰氮、PVC樹脂、農藥、燒堿、ADC發泡劑等系列化工產品產量不斷增加,初步形成了氰胺產業、PVC樹脂區域經濟的集中優勢。其中石灰氮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65%,氰胺產品產量占全國生產總量的90%以上,占世界總產量的80%,成為全國最大的氰胺工業生產基地。
1、氯堿化工
石嘴山市的氯堿化工是伴隨著電石工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部聚氯乙烯公司是石嘴山市重要的氯堿生產企業,其50萬噸電石法PVC項目一期工程于2005年5月初投產,2007年11月,英力特化工20萬噸PVC、17萬噸燒堿項目一期工程竣工投產。目前我市已擁有年產30萬噸PVC的生產能力。項目全部建成后,我市將成為亞洲最大的電石法PVC生產基地。
2、煤化工
石嘴山市作為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經過近半個世紀的不懈發展,煤炭工業已基本具備了較完善的、具有現代化水平的工業體系。目前,我市煤化工中以煤炭一焦一化一焦油系列深加工產品、焦爐煤氣(及高爐煤氣、鐵合金和電石爐氣)制備化學品工業發展較快。主要生產企業有寧夏常能達實業公司、石嘴山五洋工貿公司、西泰煤化有限公司等。
3、煤基炭材
煤基炭材是石嘴山市最有特色的產業之一,以煤為原料生產的活性炭、炭素等產品已經形成一定規模。
A、活性炭
石嘴山市生產的活性炭以太西煤為原料,具有孔隙發達、比表面積大、吸附性能好、機械強度高,耐高溫、高壓、不易破碎、易于再生、使用壽命長等特點,被廣泛用于空氣凈化、飲用水凈化、污水處理、液體精制、溶劑回收、煙氣脫硫、觸煤載體等;是目前國際、國內優質的煤質活性炭,生產技術居國內領先地位。全市現有活性炭生產企業60多家,成品活性炭生產能力10萬噸,占全國煤基活性炭總產能的26.7%,成為世界煤基活性炭的重要產地,主導產品為顆粒活性炭和粉狀活性炭等。主要生產企業有寧夏華輝活性炭有限公司、寧煤活性炭公司、寧夏廣化奇思活性炭公司、西峰活性炭公司、潔宇活性炭公司等。
B、炭素及其制品
全市現有炭素生產企業100多家,集中了寧夏的絕大多數炭素生產企業,已形成40萬噸炭素制品的生產能力,占全區炭素制品生產能力的96%以上,占全國炭素制品生產能力的18%左右,是亞洲最大的炭素生產基地。埃肯炭素公司和寧平炭素是石嘴山市及寧夏的主要炭素生產企業,已經建成投產的寧夏永威炭業有限責任公司年產4萬噸炭電極生產線,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炭電極生產企業。
4、氰胺化工
石嘴山市氰胺化工的發展主要體現在電石氣化、氮化等方面,雙氰胺、單氰胺、固體單氰胺、電子級雙氰胺等是我市重要的氰胺化工產品,已初步形成了區域發展的集中優勢。主要生產企業有英力特化工股份公司、大地冶金化工公司、大榮實業集團公司、興平冶金化工公司、寶馬鑄造化工公司等。電石、石灰氮以及氰胺的產量分別達到100萬噸、35萬噸、7萬噸。
隨著電力、煤化工、電石化工等的快速發展、以電石、石灰氮、燒堿等為主要原料的高精多菌靈、敵草隆、撲虱靈、ADC發泡劑、水合肼、硅膠等化工生產企業先后建成,產品在國際、國內占據重要地位。主要生產企業有三喜科技有限公司、日盛實業公司、魯晶化工公司等。
5、生物化工
石嘴山地處銀川平原北部,自古素有“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說,人均耕地4.05畝,居寧夏灌區首位。可開發利用的土地112萬畝,人均3.94畝。石嘴山市得黃河灌溉之利、日照充足之便,具有發展生物化工的優越自然條件和氣候條件。2007年5月,由新加坡凱發集團、寧夏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和寧夏西部聚氯乙烯有限公司共同投資5.5億元建設的年產3萬噸L-乳酸聯產4萬噸葡萄糖項目正式開工建設,今年5月份即將竣工投產。項目達產后,預計將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利稅8000萬元。L-乳酸項目的建設,對加快我市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發展后勁,發展循環經濟具有重大意義。
在今后的發展中,要進一步加快能源化工產業的發展,依托資源優勢和現有基礎,做強做大氯堿化工、精細化工、煤化、生物化工等行業,努力把石嘴山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擴大高品質、高精純度的電子級氰胺、顆粒石灰氮等產品產量,加快研究開發氰胺下游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農藥、醫藥系列產品,大力發展后續產業。在做強做大高精多菌靈、敵草隆等農藥產品的基礎上,圍繞光氣、石灰氮等主要原材料,重點發展聚氨酯、鄰苯二胺、工業硅等產品,加快化工生產過程中余熱、余壓、余氣、廢水、廢渣等的綜合利用進程,努力實現化工生產的全密閉、可循環、多聯產。近期重點做好寧夏電投集團石山循環經濟產業化基地、國電大武口發電廠2X33萬KW熱電、大地冶金化工年產60萬噸PVC及10X3.1萬KVA密閉電石爐建設、日盛實業公司15萬噸燒堿及6萬噸水合肼、昊凱生物年產3萬噸L-乳酸、三喜循環經濟工業園技術改造、三喜科技公司5萬噸草甘膦生產線及年產10萬噸工業硅等重點項目建設的協調服務工作,力爭使這些重點項目早日建成,達產達效。到2012年,能源化工產業的總產值達到200億元,增加值達到60億元。重點培育6戶具有綜合創新能力、銷售收入達20億元以上的骨干企業,其中50億元以上的2戶。到“二十五”末全市電力工業的總裝機容量達到或超過500萬KW。
石嘴山市是中國西部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之一。煤炭資源豐富,圍繞煤炭資源的開發和轉化,裝備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產業得到較快發展。目前,全市原煤生產能力1500萬噸,電力裝機容量占全區總裝機容量的38%,人均發電量位居全國第一。
2007年,全市工業實現增加值107億元,占GDP的比重為74.2%,是2000年的2.61倍,年均遞增21%,工業對地區經濟的支撐作用不斷提升。
經過多年培育發展,全市工業企業已發展到50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264家,涌現出了中色(寧夏)東方集團公司、寧夏天地奔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寧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寧夏恒力鋼絲繩股份有限公司、寧夏三一西北駿馬電機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40多家大中型企業,培育了東方鉭業、寧夏恒力、英力特化工3家上市公司,創出了“寶山牌”鉭粉、鉭絲,“恒力牌”密封鋼絲繩,“寧河牌”、“大榮牌”石灰氮、雙氰胺,“石鑫牌”硅鐵,“沙湖牌”面巾紙等一批榮獲國家和自治區級名牌產品。
——裝備制造業
裝備制造業是石嘴山市傳統產業,也是我市的優勢主導產業之一,現擁有各類企業93家。
上個世紀60年代,國家在我市布局建設全國煤炭基地的同時,也布局了煤機制造、鋼鐵冶煉等企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已基本形成了以煤機制造、鋼鐵、汽車改裝、特種專用汽車制造等為重點的機械制造業。2007年,全市裝備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近25億元。
石嘴山市作為國家重要的煤山設備研發、制造基地,生產的重型礦用運輸機、采煤機、掘進機、破碎機、裝載機、礦山隔爆電機等產品享譽國內。主要骨干企業寧夏天地奔牛集團公司、西北煤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寧夏三一西北駿馬電機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是我國礦山用刮板輸送機、皮帶輸送機、防爆電機等煤礦機械制造的重點企業,主要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7%以上。
一是煤礦專用輸送設備國內領先。以寧夏天地奔牛集團公司為龍頭,已成為國家煤礦專用輸送設備研發制造基地之一。建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實驗設計能力和產品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擁有年生產設備1040臺(套),其中大型、精密、關鍵設備110臺(套)生產能力,已研發生產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減速機、起重機等在內的6大類32個系列423個品種,整體研發能力居全國同行業第一,技術裝備水平居國內同行業第三,產品輻射全國335個煤礦并部分出口,產銷量占國內的27%。2006年入選中國機械500強,2007年銷售突破12億元,在全國煤炭工業系統排位第83位。
二是礦用帶式輸送機居國內領先。以西北煤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為龍頭,是國內礦用帶式輸送機、煤礦支擴設備與網絡式放頂煤支架等多種煤礦專用產品主產地之一。現有各類生產設備1096臺(套),主要生產設備739臺(套)。主要產品有帶式輸送機、掘進機、綜采支架、綜合采掘設備、系列調度絞車等煤礦專用設備和各種工程油缸、水泥制造設備、石油機械及其它大型通用設備等,銷售范圍涉及國內25個省、市、自治區的90多個礦務局及190多個煤礦企業。其中帶式輸送機生產能力全國第一,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5%以上,部分專用設備還出口到東南亞、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在國內率先研制開發的DSP1063/1000型、DOP1000/1000型帶式輸送機系列型已成為我國煤礦井下皮帶運輸系統的主導機型,曾承擔國家科研項目并研制多種帶式輸送機新產品,在煤礦機械軟啟動、軟制動的研制和應用方面也處于國際先進行列,整體研發能力在同行業中與上海煤科院基本相當。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8.7億元。
三是礦用隔爆電動機居國內領先。以寧夏三一西北駿馬電機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擁有各類加工、檢測設備545臺(套),主要生產礦用運輸機、采煤機、掘進機、破碎機、裝載機、YB電機7個系列300多個品種的配套電機,年生產能力30萬千瓦,位居全國同行業第五位,國內市場平均占有率37%以上,部分產品出口俄羅斯、匈牙利、土耳其、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研制生產的運輸機雙速電機、采煤機高電壓電機都代表了我國礦用隔爆電機的較高水平,整體研發能力在全國同行業中位列第五。2008年初成功與三一重裝實現生組。
鋼鐵行業。石嘴山市的鋼鐵生產是依托、電優勢發展起來的,煉鋼工業主要依托寧夏電投鋼鐵公司,2007年投資4.2億元實施了60萬噸棒線材配套技術改造,棒線材年生產能力60萬噸,達產后年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左右。金屬制品主要依托寧夏恒力鋼絲繩股份有限公司,產品以鋼絲、鋼線繩、鋼絞線等為主,是我國鋼絲繩行業品種最多、規格最全的企業,也是國內第一家上市的鋼絲繩生產企業。其生產的鋼絲繩制品素有“中華第一繩”美譽,擁有自治區級技術中心,具有較強的技術裝備水平和研發能力,先后自主研制了國內最大的合繩機和拆股鋼絲調直機、預張設備,擁有國際先進的股繩機、鋼絲拉拔設備、整繩破斷拉力試驗機、密封鋼絲繩專用生產設備,現有生產線達到國際水平標準,年產各類鋼絲繩制品5.1萬噸,居國內同行業第三位。產品在海上導彈發射、澳星發射以及中央電視臺轉播塔、江陰長江公路大橋、葛洲壩、三峽水利樞紐等國家著名重點工程以及全國各大煤田、電站、客貨運索道、油氣田等工程的開發建設中均有應用,被國家認定為向社會推薦產品。生鐵產品主要依托寧夏博宇焦鐵集團有限公司。
今后幾年,要進一步加快采煤機、液壓支架和特種采煤新設備的開發,逐步由單一類型產品向生產煤礦綜采全套設備轉變,積極開發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環保產業設備以及新一代光機電一體化等機械類新產品,大力發展特種鋼鐵、精密儀器制、汽車改裝等產業,以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升裝備制造業。近斯重點做好天地奔牛集團減速機生產基地建設及綜采設備技改、三一駿馬電機擴能及風力發電設備、中國重汽石嘴山專用汽車公司車輛改裝、三慶公司1萬輛特種專用汽車、電投鋼鐵年產60萬噸棒線材配套改造、恒力鋼絲繩年產30萬噸預應力鋼絲繩技改、博宇焦鐵年產100萬噸特鋼及年產60萬噸生鐵等重點項目。到2012年,機械制造及配套產業的總產值達到200億元,增加值達到65億元。重點培育6戶具有綜合創新能力、銷售收入達20億元以上的骨干企業,其中50億元以上的1戶。努力把我市建成西北重要的先進機械裝備制造基地;中國品牌電機、減速機生產基地。
——新材料產業
石嘴山市是國家新材料產業的重要生產和研發基地,主要產品有鉭、鈮、鈹稀有金屬材料及制品等。以中色(寧夏)東方集團公司、東方鉭業股份有限公司、寧夏惠冶鎂業公司、寧夏華源冶金公司等重點企業為載體,建成了以鉭粉、鉭絲、鉭粉、鈮粉、鈮絲、鉭酸鋰、鈮酸鋰等人工晶體,鉭、鈮、鈹合金材料、金屬鎂及鎂合金、特鋼等為主的特色優勢新材料產業群,成為世界最大的鉭、鈮、鈹研發與產業化基地之一。
1、鉭鈮鈹稀有金屬材料及制品
中色(寧夏)東方集團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鉭鈮、鈹稀有金屬生產企業和科研單位,與美國CABOT、德國JTDT集團同居世界鉭業三強。中色東方集團是國內唯一的鈹材料研制和加工基地,國家863產業化基地和寧夏重點扶持的十家大型優勢骨干企業之一,建成有國家級西北稀有金屬研究院和部級鈹材料重點實驗室、寧夏特種材料重點實驗室。主要產品有:鉭粉、鉭絲、鉭板、帶材及制品、鉭鈮電容器等34個系列產品,其中23個系列產品屬新材料或用于高新技術產品領域,是我國國防、核能、宇航、電子、冶金和化工等高新技術領域極為重要的新材料供應基地,產品95%以上出品,主要品牌為“寶山”牌鉭粉、鉭絲,質量居國際先進水平,電容器級鉭粉、鉭絲產銷量國內市場占有率近70%,鉭絲、細徑鉭絲的產量分別占世界20%和46%的市場份額,在世界同行中分別居第三位和第一位。目前已形成年產鉭550噸、鉭絲120噸、鈮粉及鈮制品40噸、鈹制品150噸、鉭電容器5億只的生產能力。
2、鎂及鎂合金
石嘴山市金屬鎂生產工藝主要采用皮江法生產,冶煉成本全國最低,被科技部確定為全國皮江法生產金屬鎂示范基地,全市現有金屬鎂及其加工企業5家,年總產能達8萬噸,僅次于山西,列國內第二位。主要生產企業有寧夏惠冶鎂業有限公司、鑫達鎂業、隆達鎂業、賀蘭山鐵合金、華源冶金等。惠冶鎂業是我市目前最大的鎂產品生產和出口企業,也是全區最大的鎂及鎂合金生產基地,科技部認定的全國皮江法生產范基地,國際鎂協會員單位,在全國同行業中技術領先、成本最低。2007年生產鎂及鎂合金4.75萬噸,實現產值10億元,增加值3億元。鑫達鎂業公司目前正在建設,項目建設期5年,分三期進行,一期1.2萬噸新型鎂合金項目計劃近期投產,二期2.4萬噸新型鎂合金項目計劃2009年底建成,三期1.6萬噸鎂合金及制品項目計劃2010年底投運。
石嘴山市金屬鎂及鎂合金生產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居全國先進水平,產品出口量占生產總量的80%以上。
C、碳化硅及其制品
石嘴山市現有黑色碳化硅生產企業近20家,主導產品為顆粒碳化硅和粉狀碳化硅,總產能為15萬噸,占全國碳化硅生產能力的13.3%,生產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并在碳化硅粉體制備和碳化硅制品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是國內最大的碳化硅生產基地和出口地區。主要生產企業有寧夏金旌礦冶公司,寧夏新迪碳化硅公司、寧夏協誠冶金公司、平羅縣晨光碳化硅公司、寧夏北方碳化硅公司等。寧夏金旌礦冶公司在碳化硅微粉制品方面具有較強的研究力量和技術儲備,寧夏協誠冶金公司在高品質碳化硅窯具研發和產業化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3、光伏材料
石嘴山市蘊藏豐富、質量上乘的硅石資源,是發展硅系產品和玻璃工業的優質原料。為我市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提供了堅實基礎。光伏材料工業是石嘴山市的新興產業,主要生產企業為寧夏陽光硅業有限公司,由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中色東方集團、寧夏電力投資集團三方共同出資組建。規劃建設的年產4500噸多晶硅項目是目前國內擬建的規模最大的多晶硅項目,計劃總投資40億元。建設周期為4年,分兩期建設。一期1500噸工程已于2007年正式動工建設,計劃投資15億元,達產后預計年實現銷售收入9億元,實現利稅2.6億元。預計2008年9月底試運行,年底投產。二期3000噸多晶硅項目計劃2009年啟動。整體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銷售收入66億元,利稅25億元。該項目的建設,將成為促進石嘴山市乃至寧夏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將使石嘴山市成為西部地區最大的光伏產業研發和生產基地。
4、碳化硅及其制品
石嘴山市現有黑色碳化硅生產企業近20愛,主導產品為顆粒碳化硅和粉狀碳化硅,總產能為15萬噸,占全國碳化硅生產能力的33%,生產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并在碳化硅粉體制備和碳化硅制品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是國內最大的碳化硅生產基地和出品地區。主要生產企業有寧夏金旌礦冶公司、寧夏新迪碳化硅公司、寧夏協誠冶金公司、平羅縣晨光碳化硅公司、寧夏北方碳化硅公司等。寧夏金旌礦冶公司在碳化硅微粉制品方面具有較強的研究力量和技術儲備,寧夏協誠冶金公司在高品質碳化硅窯具研發和產業化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今后幾年,我市新材料產業在穩定鉭、鈮、鈹稀有金屬冶煉及金屬鎂生產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強做大鉭鈮鈹、鈹銅、鎂合金、多晶硅等行業,把我市建成全球重要的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重點發展鎂壓鑄件、變形鎂產品,到2012年全市形成15萬噸的鎂加工生產能力。調整各品種產量結構比例,拓寬鐵合金產品系列,提高產品質量,減壓普通硅系鐵合金,增加特種合金產量。重點發展炭化硅晶塊、化工材料、電工材料、磨具磨料材料及炭化硅耐火、耐磨、耐腐蝕等高科技材料產業鏈等。加快陽光硅業4500噸多晶硅項目建設、力爭使我市成為國內最大的太陽能光伏材料研發和生產基地。在做大、做強、做優鉭、鈮電容器、高比容電極箔的同時,不斷開發其它新型元器件基礎材料等產業。近期重點做好中色東方集團年產2000噸鈹青銅板及6000噸銅帶材、年產5000噸鈦材和球鎳、年產1.6萬噸高品質微合金鋼爐料、年產1萬噸炭化硅微粉(切割線)、華源公司2.4萬噸鎂及鎂合金生產線、惠冶鎂業2萬噸鎂及鎂合金擴能、新迪炭化硅2萬噸炭化硅微粉、寧夏陽光硅業1500噸多晶硅、海力電子科技380萬平方米高比容鋁電極箔生產線續建籌重點項目建設的協調服務工作。到2012年,新材料產業的總產值達到200億元,增加值達到60億元。重點培育5戶具有綜合創新能力、銷售收入達20億元以上的骨干企業,其中50億元以上的1戶,100億元以上的1戶。
——能源化工產業
能源化工產業在石嘴山市工業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隨著煤炭、電力工業的快速發展,石嘴山市的電石化工、氯堿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等得到進一步發展,近5年來,年均增速超過20%。電石、石灰氮、雙氰胺、單氰胺、顆粒石灰氮、PVC樹脂、農藥、燒堿、ADC發泡劑等系列化工產品產量不斷增加,初步形成了氰胺產業、PVC樹脂區域經濟的集中優勢。其中石灰氮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65%,氰胺產品產量占全國生產總量的90%以上,占世界總產量的80%,成為全國最大的氰胺工業生產基地。
1、氯堿化工
石嘴山市的氯堿化工是伴隨著電石工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部聚氯乙烯公司是石嘴山市重要的氯堿生產企業,其50萬噸電石法PVC項目一期工程于2005年5月初投產,2007年11月,英力特化工20萬噸PVC、17萬噸燒堿項目一期工程竣工投產。目前我市已擁有年產30萬噸PVC的生產能力。項目全部建成后,我市將成為亞洲最大的電石法PVC生產基地。
2、煤化工
石嘴山市作為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經過近半個世紀的不懈發展,煤炭工業已基本具備了較完善的、具有現代化水平的工業體系。目前,我市煤化工中以煤炭一焦一化一焦油系列深加工產品、焦爐煤氣(及高爐煤氣、鐵合金和電石爐氣)制備化學品工業發展較快。主要生產企業有寧夏常能達實業公司、石嘴山五洋工貿公司、西泰煤化有限公司等。
3、煤基炭材
煤基炭材是石嘴山市最有特色的產業之一,以煤為原料生產的活性炭、炭素等產品已經形成一定規模。
A、活性炭
石嘴山市生產的活性炭以太西煤為原料,具有孔隙發達、比表面積大、吸附性能好、機械強度高,耐高溫、高壓、不易破碎、易于再生、使用壽命長等特點,被廣泛用于空氣凈化、飲用水凈化、污水處理、液體精制、溶劑回收、煙氣脫硫、觸煤載體等;是目前國際、國內優質的煤質活性炭,生產技術居國內領先地位。全市現有活性炭生產企業60多家,成品活性炭生產能力10萬噸,占全國煤基活性炭總產能的26.7%,成為世界煤基活性炭的重要產地,主導產品為顆粒活性炭和粉狀活性炭等。主要生產企業有寧夏華輝活性炭有限公司、寧煤活性炭公司、寧夏廣化奇思活性炭公司、西峰活性炭公司、潔宇活性炭公司等。
B、炭素及其制品
全市現有炭素生產企業100多家,集中了寧夏的絕大多數炭素生產企業,已形成40萬噸炭素制品的生產能力,占全區炭素制品生產能力的96%以上,占全國炭素制品生產能力的18%左右,是亞洲最大的炭素生產基地。埃肯炭素公司和寧平炭素是石嘴山市及寧夏的主要炭素生產企業,已經建成投產的寧夏永威炭業有限責任公司年產4萬噸炭電極生產線,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炭電極生產企業。
4、氰胺化工
石嘴山市氰胺化工的發展主要體現在電石氣化、氮化等方面,雙氰胺、單氰胺、固體單氰胺、電子級雙氰胺等是我市重要的氰胺化工產品,已初步形成了區域發展的集中優勢。主要生產企業有英力特化工股份公司、大地冶金化工公司、大榮實業集團公司、興平冶金化工公司、寶馬鑄造化工公司等。電石、石灰氮以及氰胺的產量分別達到100萬噸、35萬噸、7萬噸。
隨著電力、煤化工、電石化工等的快速發展、以電石、石灰氮、燒堿等為主要原料的高精多菌靈、敵草隆、撲虱靈、ADC發泡劑、水合肼、硅膠等化工生產企業先后建成,產品在國際、國內占據重要地位。主要生產企業有三喜科技有限公司、日盛實業公司、魯晶化工公司等。
5、生物化工
石嘴山地處銀川平原北部,自古素有“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說,人均耕地4.05畝,居寧夏灌區首位。可開發利用的土地112萬畝,人均3.94畝。石嘴山市得黃河灌溉之利、日照充足之便,具有發展生物化工的優越自然條件和氣候條件。2007年5月,由新加坡凱發集團、寧夏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和寧夏西部聚氯乙烯有限公司共同投資5.5億元建設的年產3萬噸L-乳酸聯產4萬噸葡萄糖項目正式開工建設,今年5月份即將竣工投產。項目達產后,預計將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利稅8000萬元。L-乳酸項目的建設,對加快我市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發展后勁,發展循環經濟具有重大意義。
在今后的發展中,要進一步加快能源化工產業的發展,依托資源優勢和現有基礎,做強做大氯堿化工、精細化工、煤化、生物化工等行業,努力把石嘴山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擴大高品質、高精純度的電子級氰胺、顆粒石灰氮等產品產量,加快研究開發氰胺下游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農藥、醫藥系列產品,大力發展后續產業。在做強做大高精多菌靈、敵草隆等農藥產品的基礎上,圍繞光氣、石灰氮等主要原材料,重點發展聚氨酯、鄰苯二胺、工業硅等產品,加快化工生產過程中余熱、余壓、余氣、廢水、廢渣等的綜合利用進程,努力實現化工生產的全密閉、可循環、多聯產。近期重點做好寧夏電投集團石山循環經濟產業化基地、國電大武口發電廠2X33萬KW熱電、大地冶金化工年產60萬噸PVC及10X3.1萬KVA密閉電石爐建設、日盛實業公司15萬噸燒堿及6萬噸水合肼、昊凱生物年產3萬噸L-乳酸、三喜循環經濟工業園技術改造、三喜科技公司5萬噸草甘膦生產線及年產10萬噸工業硅等重點項目建設的協調服務工作,力爭使這些重點項目早日建成,達產達效。到2012年,能源化工產業的總產值達到200億元,增加值達到60億元。重點培育6戶具有綜合創新能力、銷售收入達20億元以上的骨干企業,其中50億元以上的2戶。到“二十五”末全市電力工業的總裝機容量達到或超過500萬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