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市龍鑫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已認證
常州市龍鑫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已認證
在國際紡織產業向gao端化轉型的背景下,我國作為化纖產量占國際60%以上的生產與消費大國,化纖級鈦白粉的市場需求正以年均8.2%的增速持續擴張。隨著聚酯纖維(滌綸)、腈綸等高性能纖維的產能提升,下游行業對鈦白粉的消光性、分散性及純度提出嚴苛要求——粒徑分布需控制在0.3μm±0.1μm,雜質含量低于0.05%,這推動干燥設備向“超細、均一、高效”方向迭代。
當前市場呈現兩大趨勢:一是進口替代加速,國內gao端化纖鈦白粉自給率不足30%,設備升級成為突破產能瓶頸的關鍵;二是綠色生產倒逼技術革新,歐盟REACH法規對粉塵排放限制趨嚴(≤20mg/m3),傳統干燥設備能耗高、污染大的痛點亟待解決。龍鑫智能干燥基于多年行業經驗,針對化纖鈦白粉特性研發的超高速離心噴霧干燥機,正通過技術創新重構行業標準。
傳統化纖鈦白粉干燥工藝主要面臨三大挑戰:
(1) 霧化均勻性不足:常規霧化盤轉速僅8000-12000轉/分鐘,料液分散不充分,導致產品粒徑分布跨度達0.1-1μm,消光性能波動明顯。
(2) 雜質控制薄弱:開放式干燥系統易引入外界污染,且設備內部積料難以清洗,導致產品純度普遍低于99.5%,無法滿足gao端化纖需求。
(3) 能耗與環保矛盾:傳統熱風循環效率不足,噸產品能耗達800-1000kWh,同時粉塵排放濃度超50mg/m3,遠超現行環保要求。
(4) 自動化程度低:人工調控參數誤差率高,進料速度波動±10%即會導致產品質量不穩定,難以適應連續化生產需求。
傳統化纖鈦白粉干燥工藝主要面臨三大挑戰:
(1) 智能進料系統:動態精準調控
雙螺桿計量泵+稱重反饋:采用進口伺服電機驅動,進料精度控制,配合微波料位傳感器實時監測料液粘度,自動調整進料速率,解決傳統工藝中“進料忽快忽慢導致霧化不均”的問題。
三級過濾預處理:內置300目不銹鋼濾網+陶瓷濾芯+磁棒除鐵裝置,清除≥5μm的雜質顆粒,保障后續霧化器無堵塞風險,產品雜質含量可精準控制。
(2) 超高速霧化系統:微米級分散革命
碳化鎢合金霧化盤:采用航空級耐磨材質,直徑280mm的凸底霧化盤可在25000轉/分鐘轉速下產生均勻的霧滴,配合導流槽結構設計,使霧滴粒徑分布跨度縮小,消光效率提升。
變頻調速智能控制:通過PLC系統實時調節轉速,針對不同粘度料液(10-500cP)自動匹配z佳分散參數,例如處理聚酯漿料時,轉速可在18000-22000轉/分鐘區間動態調整,確保霧化均勻性。
(3) 純度保障系統:全封閉潔凈生產
CIP在線清洗技術:干燥室采用316L不銹鋼鏡面拋光處理(粗糙度Ra≤0.8μm),配合旋轉噴淋球實現無死角清洗,清洗水回收率達90%,避免二次污染。
(4) 超細粉末均一化技術
梯度熱風循環:干燥室頂部采用CFD模擬優化的熱風分配器,使熱空氣流速差小,配合底部環形出料裝置,避免局部過熱導致的粒子團聚,產品D50粒徑穩定均一。
二次風破碎工藝:在干燥室中下部設置切向二次風,風速達20m/s,對可能產生的大顆粒進行二次破碎,確保成品粒度分布均勻性。
龍鑫設備相比傳統干燥機,在某大型化纖企業的應用數據顯示:
(1) 產品質量:粒度合格率提升,消光值穩定性、白度L值達前沿水平;
(2) 能耗成本:熱效率提升,噸產品能耗下降,年節省電費超標;
(3) 環保指標:粉塵排放低,廢氣經催化燃燒處理后VOCs含量降低,完全滿足安全要求。
從市場替代到技術帶領,龍鑫智能干燥正以“精準分散、潔凈生產、節能降耗”的技術組合,為化纖鈦白粉行業提供從設備到工藝的全鏈條解決方案,推動gao端化纖原料國產化進程加速邁進。
相關產品
更多
相關文章
更多
技術文章
2025-07-10技術文章
2025-07-07技術文章
2025-07-04技術文章
2025-07-02虛擬號將在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