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7月1日,上海普利特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利特”或“公司”)發布公告,控股子公司江蘇海四達電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四達”)與瀏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瀏陽經開區”)于2025年6月簽訂《招商項目合作合同終止合同》。
公告顯示,海四達與瀏陽經開區于2023年6月簽訂了《招商項目合作合同》,計劃在湖南瀏陽投資建設30GWh鈉離子及鋰離子電池與系統生產基地項目。當時的公告顯示,該項目總投資102億元,計劃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約30億元建設12GWh方型電池項目;二期投資約30億元建設6GWh圓柱電池項目;三期投資約42億元建設12GWh方型電池項目。不過,截至本次公告日,該項目未開展實質性建設。
對于終止項目的原因,普利特表示基于新能源行業宏觀環境變化等多種原因,公司經審慎論證研判,決定不再推進項目建設。經與瀏陽經開區協商,雙方一致同意終止該項目投資,并由瀏陽經開區管委會收回上述土地使用權。
年報顯示,2024年,普利特在新能源電池行業業務的毛利率僅為2.69%。且受新能源電池業務拖累,公司2024年實現營收83.14億元,同比下滑4.54%;歸母凈利潤則下降近七成至1.41億元。
深耕鈉離子電池多年
資料顯示,普利特2022年通過收購海四達正式切入電池領域,形成“新材料+新能源”雙輪驅動的經營模式。海四達成立于1994年,專注電池研發,覆蓋關鍵材料、電芯、BMS和系統集成等核心技術,目前擁有圓柱年產能2.83GWh、方形年產能12.49GWh,合計年產能15.32GWh。
在鈉離子電池方面,公司鈉電產業化進程加速。
在產品認證體系方面,多款鈉離子電芯及模組獲得UL、TUV、IEC等權威認證,并通過下游頭部客戶的廣泛應用與驗證;在產品矩陣方面發布了全新聚陰離子系列鈉電,上市發布了46145-15AH、71173208-160AH兩款新型鈉電產品,以及50160118-50AH進入中試階段。
在市場應用方面,憑借聚陰離子材料體系在循環壽命和安全性、工作溫度范圍、倍率性能方面具備顯著的差異化優勢,廣泛運用在儲能、備電、啟停、特種車等領域。2024年度戰略合作取得標志性進展:在特種車領域與全球頭部客戶日本小松工程機械制造商率先發布首款鈉電叉車,并亮相日本國際物流綜合展;與中聯重科展開聯合開發,推動鈉電在特種車領域的創新應用。此外,公司鈉電產品在沃達豐、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全球頭部運營商獲得了實證應用,并成功獲得中興通訊供應商CODE。預計公司鈉離子電池將在各相關應用領域獲取的訂單數量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參考來源:普利特公告、2024年年度報告、海四達官網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