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水區依托技術創新,做大做強硅灰石產業,硅灰石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日益增強。目前,該區的硅灰石產品已享譽歐亞多國,年出口量在8萬噸左右。
硅灰石是上世紀70年代才被人類認知的山石結晶體,可廣泛應用于陶瓷、冶金、工程塑料、造紙等行業。渝水區的硅灰石儲量十分豐富,位列全國第二。然而以前由于缺乏科技創新,這個區的硅灰石產業曾一度停留于礦石開采階段,擁有深加工能力的企業寥寥可數。近兩年來,渝水區不斷鼓勵硅灰石企業由單一開采型向開采、加工復合型轉變,并出臺相關政策嚴格控制采礦場數量,提高加工企業的準入門檻。一系列有力舉措激發了硅灰石企業的技術創新熱情,使全區硅灰石產業逐步走上精細化生產軌道。新余南方硅灰石實業公司一改濫采亂挖的露天開采為機械化作業的鑿洞開采,并發明了“巷道采掘法”,不僅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保護了植被。在加工技術方面,這個公司與北京、武漢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先后研發出了被業內稱為變革性產品的陶瓷配料,被煉鋼工人稱為“煉鋼味精”的鑄鋼保護渣,以及具有“塑料小鋼筋”性能的塑料母粒等10多種填補國內空白的產品。
技術的升級有效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一塊塊礦石經過“精研細磨”之后變成了“金銀粉”:1噸普通硅灰石加工成1噸“塑料母粒”后,其身價就由100元變成了8000元,刨去成本后凈利2000多元!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渝水區的硅灰石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越來越強,產品暢銷廣東、上海、山東等12個省、市、自治區,并出口希臘、荷蘭、德國、俄羅斯以及日本、韓國、泰國等歐亞國家。
硅灰石是上世紀70年代才被人類認知的山石結晶體,可廣泛應用于陶瓷、冶金、工程塑料、造紙等行業。渝水區的硅灰石儲量十分豐富,位列全國第二。然而以前由于缺乏科技創新,這個區的硅灰石產業曾一度停留于礦石開采階段,擁有深加工能力的企業寥寥可數。近兩年來,渝水區不斷鼓勵硅灰石企業由單一開采型向開采、加工復合型轉變,并出臺相關政策嚴格控制采礦場數量,提高加工企業的準入門檻。一系列有力舉措激發了硅灰石企業的技術創新熱情,使全區硅灰石產業逐步走上精細化生產軌道。新余南方硅灰石實業公司一改濫采亂挖的露天開采為機械化作業的鑿洞開采,并發明了“巷道采掘法”,不僅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保護了植被。在加工技術方面,這個公司與北京、武漢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先后研發出了被業內稱為變革性產品的陶瓷配料,被煉鋼工人稱為“煉鋼味精”的鑄鋼保護渣,以及具有“塑料小鋼筋”性能的塑料母粒等10多種填補國內空白的產品。
技術的升級有效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一塊塊礦石經過“精研細磨”之后變成了“金銀粉”:1噸普通硅灰石加工成1噸“塑料母粒”后,其身價就由100元變成了8000元,刨去成本后凈利2000多元!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渝水區的硅灰石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越來越強,產品暢銷廣東、上海、山東等12個省、市、自治區,并出口希臘、荷蘭、德國、俄羅斯以及日本、韓國、泰國等歐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