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在蒙自經開區紅河綜保區(以下簡稱“兩區”),布局著初具雛形的新能源光伏材料產業集聚區,專業從事光伏及半導體石英坩堝的制造企業——紅河邦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就坐落于此。
走進企業生產車間,只見一桶桶高純度石英砂原料被加入模具中,通過電弧熔制、水噴研磨、切割、外檢、酸洗、高壓沖洗、終檢等多道工序,成為單晶硅生產中重要的耗材工具——石英坩堝。
從外觀上看,潔白晶瑩的石英坩堝酷似一只碩大的磨砂玻璃碗,但從用途上看,這只“大碗”可比磨砂玻璃厲害得多。石英坩堝是光伏單晶爐的消耗性器皿,可支持高溫條件下大直徑單晶硅的連續拉晶,主要用于盛裝熔融硅并制成后續工序所需晶棒,其高純度、高強度、耐高溫的特性為單晶硅的拉制提供強有力保障。
“在推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我國光伏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大幅推動了對高品質石英坩堝的需求。自去年7月投產以來,我們的產品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公司建成的10條光伏坩堝制造生產線已全部投入生產,正在進行全自動化升級,進一步提高產品的純度、精度和其他性能指標。目前,產品品質在下游單晶拉棒的使用驗證下,各項技術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品質躋身行業前列,產品不但銷往全國各大單晶企業,同時廣銷海外,和國內眾多單晶棒頭部企業建立良好的戰略合作。”紅河邦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行政人力資源總監陳茂潔介紹,企業的快速發展,既得益于公司科研成果的厚積薄發,也得益于當地政府對于項目落地的大力支持與貼心服務。
秉持“服務至上、環境是金”的理念,“兩區”與紅河州相關部門合力攻堅,完成項目落地中手續辦理、廠房維修、供電配套等要素保障,創造了項目洽談1周簽約、3個月建成投產的行業“紅河速度”。
“企業用半年不到的時間實現彎道超車、制勝新賽道。生產規模、產品質量躍居行業前列,并與國內光伏頭部企業建立穩固的供應鏈合作關系。”陳茂潔介紹,目前,公司計劃繼續追加投資,再擴建10條光伏坩堝和半導體坩堝制造全自動生產線,可年產33-42英寸的大尺寸坩堝14萬只以上,預計實現總產值50億元以上。
石英坩堝項目的落地投產,為紅河州新能源光伏材料產業鏈的延鏈補鏈種下了一棵“梧桐樹”,引來一只只“金鳳凰”。通過以商招商、“鏈式”招商,紅河州瞄準上下游配套產業,成功引進48GW單晶拉棒項目成功簽約落地“兩區”,實現光伏產業的“零”突破,后續又有年產2000噸碳/碳復合材料熱產品項目、年產1萬噸單晶熱場材料及1萬套單晶熱場產品項目、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項目等鏈上企業成功簽約落地,有力推動新能源光伏材料產業在紅河集群成勢,不斷拓展延伸產業鏈條,做大做強新能源制造產業。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初末)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