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碳化硅(SiC)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適合制作高溫、高頻、抗輻射及大功率器件,一度被視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理想材料。
特斯拉,曾打響SiC上車的第一槍。
2011年,科銳(現Wolfspeed)公司推出全球首款SiC MOSFET。5年后,特斯拉發布第四款車型Model 3,該車型的主逆變器安裝了24個意法半導體(ST)公司生產的SiC MOSFET功率模塊。
搭載24個SiC MOSFET功率模塊的Model 3主逆變器(來源:NE時代)
此后,SiC不僅成為半導體廠商激烈涌進的熱門賽道,也在全球新能源車市場加速上車。
不過轉過頭來,特斯拉在今年的投資者日活動上表示,為進一步降低車輛成本,計劃在下一代電動汽車動力系統中減少SiC晶體管75%的使用量。
特斯拉計劃在下一代電動汽車動力系統中減少SiC 75%的使用量(來源:特斯拉)
一紙宣言,SiC的發展前景似乎被打上問號。而同為第三代半導體代表材料的氮化鎵(GaN),其上車的聲音似乎又多了起來。
GaN知多少?
1932年,W.C.Johnson等人首次報道了在高溫環境下制得GaN材料。GaN作為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具有高擊穿電場強度、高熱導率、高飽和電子速度,以及良好的穩定性。同時由于極化作用的影響,異質結表面存在高性能的二維電子氣(2DEG),基于其制作的器件具有導通電阻低、開關頻率高等優勢。目前基于GaN材料的主要器件有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HEMT)、肖特基勢壘二極管(SBD)、金屬-絕緣體-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ISFET)、發光二極管(LED)等。與SiC器件相比,GaN器件工作頻率更高,品質因子更高。
SiC vs GaN(來源:英飛凌)
根據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的“2021十大科技趨勢”,其中預測的第一大趨勢就是以“GaN、SiC”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迎來應用大爆發。由此可見,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典型代表,GaN的應用領域存在深挖空間。
而GaN應用版圖也正在逐步擴大。目前,作為支撐“新基建”建設的關鍵核心器件,GaN下游應用切中了“新基建”中5G基站、特高壓、新能源充電樁、城際高鐵、數據中心、軍事雷達等主要領域需求。長遠來看,GaN的高效電能轉換特性,能夠幫助實現光伏、風電(電能生產),直流特高壓輸電(電能傳輸),新能源汽車、工業電源、機車牽引、消費電源(電能使用)等領域的電能高效轉換,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由此可見,GaN技術及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相關器件正快速發展。
GaN在汽車領域的應用
區別于SiC聚焦高壓應用,GaN的優勢更側重于高頻,可實現高效的功率轉換。這也意味著GaN能有效提升產品功率密度,以更小的尺寸、更輕的重量和更低的總成本優勢,滿足更高的能效要求。
同樣區別于SiC直接在汽車領域“開枝散葉”,GaN則是在消費電子市場“潛伏”許久之后,才逐步在數據通信、汽車、工業等市場顯露頭角。
在汽車領域,GaN主要應用于車載充電器、DC/DC轉換器(電壓范圍為48V至400V)、激光雷達;另如在數據中心方面,GaN器件也逐漸占有一方之地,能提供更為高效緊湊的電力架構。
盡管GaN器件目前主要占據400V以下應用,SiC則在800V及以上的應用中更具優勢,但隨著GaN器件的改進,Si基GaN的大規模生產,以及價格逐步下探,在800V以上應用市場,GaN場效電晶體(GaNFET)替代SiC MOSFET的潛力似乎也不容小覷。GaNPower此前就已展示過業界首款1200V單芯片(E型GaN功率器件),業界也預測1200V GaN晶體管將在2025年左右推出。
而伴隨GaN技術突破,GaN也在進一步撬動市場,產業規模有望爆發。Yole表示,通信和汽車將助推下一個功率GaN浪潮的到來。Yole預測,2027年,功率GaN市場將達到20億美元,其中,GaN汽車市場價值將超過2.27億美元,2021年至2027年間的CAGR為99%。
功率GaN市場規模預測(來源:Yole)
哪些企業在布局GaN?
GaN產業鏈涵蓋襯底、外延、IC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環節。目前主流GaN生產廠家依舊集中在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從全球范圍來看,住友電工是襯底市場的龍頭,Macom、Intel、Wolfspeed等主要占據GaN射頻市場,英飛凌、Transphorm等則主要布局功率市場。此外,韓國LG、三星等也都是當前GaN賽道的排頭兵。
國內方面,雖然起步相對晚些,技術布局與專利申請數量也與國外企業有一定差距,但后起發力強勁。如蘇州納維、東莞中鎵涉足襯底,蘇州晶湛半導體布局外延,海特高新代工GaN晶圓生產,南芯半導體主攻快充控制,英諾賽科、三安光電等堅定功率器件方向,海威華芯則在GaN-on-SiC HEMT射頻工藝上具有優勢,另如矽立杰、晶豐明源、艾為電子、芯朋微、力芯微等皆在快充市場有所涉獵,還有一些新晉玩家源源不斷跑步進場。
2023,GaN開局即沖刺
英飛凌收購GaN Systems
3月2日,德國芯片大廠英飛凌官宣,以8.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GaN功率半導體廠商GaN Systems。
GaN Systems成立于2008年,總部位于加拿大渥太華,是為高密度和高可靠性電源轉換應用開發GaN解決方案的領導者。為了克服硅在轉化速度、溫度、電壓和電流方面的限制,該公司開發了適用于各種市場的全套GaN功率轉化器件。GaN Systems獨有的專利技術Island Technology®使其比同類產品更小、更高效,且同時克服了成本、性能以及可制造性的挑戰。
此外,英飛凌將斥資20億歐元擴大其位于馬來西亞居林和奧地利菲拉赫工廠的GaN和SiC芯片的產能。對此,英飛凌功率和傳感器系統總裁懷特表示,英飛凌特別看好GaN芯片。該公司預測,到2027年,GaN芯片市場將以每年56%的速度增長。
Power Integrations發布900V GaN反激式開關IC
3月20日,Power Integrations正式推出了900V GaN器件,為InnoSwitch3™系列反激式開關IC再添新品。
(來源:Power Integrations)
新IC采用該公司特有的PowiGaN™技術,可提供高達100W的功率,效率超過93%,因而無需散熱片,并可簡化空間受限型應用的電源設計。據了解,這款新品主要面向的場景包括工業及電動汽車領域。
在電動汽車領域,符合AEC-Q100標準的InnoSwitch3-AQ產品系列適用于基于400V母線系統的電動汽車,900V PowiGaN開關對于進行12V電池替代的系統可提供更大的功率和更高的設計裕量,并且效率高于硅基變換器。InnoSwitch3設計還具有出色的輕載效率,非常適合在低功耗睡眠模式下為電動汽車提供輔助電源。
國內首條GaN半導體激光器芯片量產線投產
3月22日,國內首條GaN半導體激光器芯片量產線投產發布會在廣西柳州舉行。颶芯科技建成的國內首條GaN半導體激光器芯片量產線包含8大工藝站點,擁有全球領先的半導體量產設備100余臺,涵蓋襯底、外延,工藝與封測等各生產環節,標志著GaN半導體激光器芯片實現了進口替代和自主可控。
(來源:颶芯科技)
參考資料:
1、程海娟等,《GaN基肖特基勢壘二極管的結構優化研究進展》
2、中國電子報,《碳化硅不“香”了?》
3、新視點,《快充黑科技:GaN的深度應用》
4、蓋世汽車,《特斯拉大砍SiC英飛凌重押GaN替補上位?》
5、集微網,《Power Integrations 推出900V GaN反激式開關IC 輸出功率可達100W》
6、北京首都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國內首條GaN半導體激光器芯片量產線發布會舉行》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長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