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指出,新材料是工業的基礎,是技術進步的關鍵,現代新興技術的興起是以新材料為支柱的,有的甚至以新材料的出現為先導。
有關資料表明,我國2000年新材料的市場規模已超過2000多億,據預測,光電子信息材料、功能陶瓷材料、生物醫用材料、能源材料、生態環境材料、智能材料等新材料將獲得極大的發展。
在最新出臺的廣東省產業技術自主創新“十一五”專項規劃中,把新材料列入重點突破的十大產業技術自主創新專項。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提升產業競爭力成為我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材料應用領域日益廣泛
據悉,新材料作為世界新技術革命的三大支柱之一,成為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受到國家政策、資金的雙重扶持。國家通過制定高技術產業化新材料等專項計劃,成立國家級新材料基地,每年從財政撥款數十億元投入到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使我國的新材料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新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以磁性材料為例,全球增速只有23%,而我國的磁性材料行業增長速度高達60%,是世界增幅的近3倍,即使這樣,仍然難以滿足每年高達數十萬噸的需求缺口,發展潛力巨大。根據“十五”計劃,彩色電視機、移動電話、固定電話機、計算機、汽車、摩托車等對磁性材料總計需求量高達310873噸,而到2005年,我國磁性材料預測最大產量只有153980噸,缺口高達156893噸。單從這個角度分析,新材料行業的市場需求空間極為廣闊。
產學研合作
提升行業創新能力
我省目前的技術開發體系尚不完備,研究開發的經費主要由國家投入,并且投入總量不多。在這種情況下,新材料企業參與自主研發創新少、生產仿制多,導致企業整體創新能力低,整個產業發展水平受到限制。由于新材料科研創新能力較弱,以及生產制造技術不成熟,新材料的產品質量穩定性和可靠性不夠。
因此,我省新材料發展思路就是,明確政策導向,通過國內外科技合作和產學研合作,研究開發與支柱產業相關的環境友好型高性能功能材料和基礎材料;積極應用納米技術改造傳統材料性能,提高基礎材料技術水平;圍繞煉油乙烯產業發展,依靠創新帶動下游精細化工和專用材料產業;加強環境廢棄物的高值化利用。優先發展主題包括超大容量信息儲存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新型電子陶瓷材料、高性能結構陶瓷材料、輕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高性能特種工程塑料等。可以預見,未來五年廣東新材料產業將步入快速成長期。
有關資料表明,我國2000年新材料的市場規模已超過2000多億,據預測,光電子信息材料、功能陶瓷材料、生物醫用材料、能源材料、生態環境材料、智能材料等新材料將獲得極大的發展。
在最新出臺的廣東省產業技術自主創新“十一五”專項規劃中,把新材料列入重點突破的十大產業技術自主創新專項。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提升產業競爭力成為我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材料應用領域日益廣泛
據悉,新材料作為世界新技術革命的三大支柱之一,成為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受到國家政策、資金的雙重扶持。國家通過制定高技術產業化新材料等專項計劃,成立國家級新材料基地,每年從財政撥款數十億元投入到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使我國的新材料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新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以磁性材料為例,全球增速只有23%,而我國的磁性材料行業增長速度高達60%,是世界增幅的近3倍,即使這樣,仍然難以滿足每年高達數十萬噸的需求缺口,發展潛力巨大。根據“十五”計劃,彩色電視機、移動電話、固定電話機、計算機、汽車、摩托車等對磁性材料總計需求量高達310873噸,而到2005年,我國磁性材料預測最大產量只有153980噸,缺口高達156893噸。單從這個角度分析,新材料行業的市場需求空間極為廣闊。
產學研合作
提升行業創新能力
我省目前的技術開發體系尚不完備,研究開發的經費主要由國家投入,并且投入總量不多。在這種情況下,新材料企業參與自主研發創新少、生產仿制多,導致企業整體創新能力低,整個產業發展水平受到限制。由于新材料科研創新能力較弱,以及生產制造技術不成熟,新材料的產品質量穩定性和可靠性不夠。
因此,我省新材料發展思路就是,明確政策導向,通過國內外科技合作和產學研合作,研究開發與支柱產業相關的環境友好型高性能功能材料和基礎材料;積極應用納米技術改造傳統材料性能,提高基礎材料技術水平;圍繞煉油乙烯產業發展,依靠創新帶動下游精細化工和專用材料產業;加強環境廢棄物的高值化利用。優先發展主題包括超大容量信息儲存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新型電子陶瓷材料、高性能結構陶瓷材料、輕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高性能特種工程塑料等。可以預見,未來五年廣東新材料產業將步入快速成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