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羥基磷灰石(HA)是一種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的無機生物礦物材料,它是人體和動物骨骼的主要無機成分,因此具有良好的環境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在生物醫用材料、環境功能材料、濕敏半導體材料、催化劑載體以及抗菌功能材料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多孔羥基磷灰石是通過某種制作工藝,在制備羥基磷灰石生物陶瓷過程中使其內部具有多孔的結構。多孔結構的羥基磷灰石除具有一般陶瓷的優良性能外,因具有大孔和微孔結構而具有骨傳導性,植入人體后,將被體液溶解和組織吸收而導致解體,且多孔羥基磷灰石材料還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因此,該材料在眾多生物材料中脫穎而出,被廣泛應用于生物醫學方面,主要包括骨組織工程的修復及藥物釋放載體材料。
多孔羥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制備
有機泡沫浸漬法
有機泡沫浸漬法是一種用泡沫塑料浸漬泥漿再經高溫處理而制備多孔陶瓷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可燃盡的多孔載體吸附陶瓷漿料,然后在高溫下將載體材料燃盡而形成孔隙結構,從而得到多孔陶瓷。
該法工藝簡單,成本較低,制得的多孔羥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孔隙率高,且氣孔相互貫通,孔徑可通過母體泡沫和漿料涂層厚度加以控制。但有機泡沫浸漬法也存在許多缺點:多孔體強度普遍偏低,離臨床應用尚有很長一段距離;成型性差,在燒結過程中孔隙容易坍塌而導致粉化;受泡沫載體的限制,制品形狀單一。
添加造孔劑法
添加造孔劑法是發展最早、也是最常見的多孔羥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制備工藝。通過將HA粉料與造孔劑球磨混合、再經模壓成型、加熱燒蝕或熔化分解產生氣體獲得多孔結構。其基本原理是在制備陶瓷坯體時在其中加入造孔劑,在后期高溫處理時造孔劑被燃盡或者揮發,這樣就在陶瓷中留下孔隙。
添加造孔劑法可以根據造孔劑的形狀大小不同制得孔徑不同、形狀各異的多孔羥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但是該工藝由于前期的混料問題和造孔劑用量的多少和種類的選擇,一般制得的多孔陶瓷孔隙分布不夠均勻,孔徑大小不均一,孔隙之間的連通性差。
凝膠注模成型法
凝膠注模成型法該通過將HA粉料與分散劑混合形成穩定的懸浮液,再加入有機單體,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聚合反應完成固化過程,得到的坯體強度高,收縮率低,是制備高機械性能、孔結構可控的多孔羥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比較理想的一種方法。凝膠注模法夠快速生產大規格、高可靠性、復雜形狀的多孔陶瓷制品。
發泡法
發泡法是指將高溫下能分解或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氣體的化學物質與羥基磷灰石粉體混合制成漿料,然后成型,在一定溫度下加熱處理發泡,最后燒結形成多孔陶瓷,這種方法要求成孔劑和發泡劑的殘留不會影響陶瓷的性能和組成,或者殘留物經過簡單的水洗可以去除。
骨架復制法
骨架復制法的原理是利用骨骼或者類骨骼物質的多孔結構,經過除雜后混入羥基磷灰石,制得多孔羥基磷灰石生物陶瓷。骨架復制法包括復制法和水熱合成法,骨架復制法雖然制得的多孔羥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具有天然的骨相似結構,但是孔徑形狀單一,具有局限性,且制作工藝成本較高,制得的陶瓷力學性能差。
水熱熱壓法
水熱熱壓法是指將一定量的氫氧化鈣和磷酸氫銨置于高壓反應釜中,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水熱熱壓發生反應,產生的NH3造成多孔羥基磷灰石的大孔。這種方法制得的多孔HA具有較高的抗壓強度、較高的氣孔率和較大的氣孔尺寸。
多孔羥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應用
在骨組織工程中的應用
多孔羥基磷灰石具有獨特的骨架結構,植入人體時更有利于生物組織器官的長入,其相同貫通的孔隙結構有利于組織溶液的微循環,為新骨的生成提供營養,而且能促進纖維組織和新骨的結合和生長,是一種性能優良的軟骨或硬骨的替代材料。
在藥物載體方面的應用
多孔納米羥基磷灰石有以下特點:第一,多孔納米羥基磷灰石具有很大的表面積,因而有很強的吸附和承載能力;第二,多孔納米羥基磷灰石作為藥物載體十分安全,因為其與人或動物的骨骼、牙齒成分相同,且不為胃腸液所溶解,在釋放藥物后可降解吸收或全部隨糞便排出;第三,多孔納米羥基磷灰石在生成過程中很方便引入放射性元素,可用于癌細胞的滅活。
在生物診斷和生物檢測方面的應用
在生物診斷和生物檢測中,細胞和活體的熒光成像具有重要的作用。羥基磷灰石的納米顆粒組成相對簡單,在具體合成中能夠吸入有機熒光分子和部分發光基因,同時,羥基磷灰石也是常用的生物成像試劑之一,可以用于生物診斷和生物檢測中。
參考資料:
王繼浩.納米羥基磷灰石粉體及其生物陶瓷的制備與表征
張宏耀.羥基磷灰石粉體及其多孔陶瓷的制備研究
郭維安、李爽等.多孔羥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制備及應用
張峻峰、蔣明慧等.多孔羥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制備及研究進展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初末)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