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鄭州綜合利用所近日在江西宜春組織開展“華東地區脈石英晶質石墨等重要非金屬礦綜合利用調查”項目中期質量檢查,該項目以91分優異成績通過中期質量檢查。
來自宜春市政府、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東華理工大學、江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贛西地質調查大隊的專家組成員在聽取了項目負責人關于野外工作進展和質量管理情況的匯報,進行野外工作實地檢查后,對項目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專家組指出,項目實施以來,在江西鋰銣云母集中區“三位一體”綜合調查成效初顯,新發現鋰礦(化)點4處、鉭鈮礦化點2處;進一步完善了晶質石墨層壓粉碎-分質分選技術,形成了工業化生產技術原型;初步完成大關縣石英砂資源可選性評價,進一步明確了開發利用方向;初步完成黑龍江石墨、云南大關等重要非金屬礦區域技術經濟評價及產業發展規劃;完成華東地區典型榴輝巖礦綜合利用技術進行工藝流程的優化及工業化推廣。
專家組對項目下一步工作提出了針對性意見建議:一是要加強資源、環境、技術經濟綜合調查評價,為地方政府管理決策提供技術支撐;二是加強對鉭鈮礦伴生石英資源調查評價,力爭實現高純石英資源找礦新突破;三是加強典型礦山環境地球化學工作,對采礦區各類污染組分變化規律進行研究;四是加強對新發現鋰礦點礦體的追索和評價,為鉆探工作部署提供依據;五是加強礦石中鋰、鉭鈮、石英、高嶺等資源綜合利用評價,力爭實現資源無尾礦綜合開發利用;六是加強礦地融合工作,實現礦產資源和土地資源高效合理利用。(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