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背景
本項目是由廈門市榕興紙業制造有限公司在廈門實施的專利產業化項目,土地規劃建設面積400畝,首期土地開發150畝。項目產品是利用粉煤灰原料與填料適當配方,使其與相關工藝配套,生產出達到技術要求的造紙初纖維,再對其進行加工處理后,與相關配料混合,制成成品。其技術含量高、環境保護強、生產成本低、市場空間大,產品具有防火、耐溫、吸濕性小、防腐、防蛀、光感柔滑等優點。該項目借鑒國外技術,現已在我國成功地進行了一定規模和范圍的工業化,效果良好可靠。項目規劃總產出年產20萬噸,預計可實現產值40億元人民幣,利稅12億元人民幣以上。公司第一期年產5萬噸,每噸紙可生產4800條瀝青包裝袋、化工包裝袋、食品包裝袋,平均每袋銷售價為4.5元人民幣,第一期年產值可達10.8億元人民幣左右。
發展計劃
本項目雙方合作協議已簽定。
2004年底前完成項目的報批、土地規劃、設備選型等工作,并開始廠房動工興建。2005年6月開始投入小規模生產,預計2005年下半年銷售收入將達5.4億元。
市場前景分析
根據輕工部等部門分析,2000年中國市場紙及紙板消費量約為3500萬噸,人均26公斤/年,到2010年預計為5000-6000萬噸,人均40公斤/年以上。但與目前世界人均紙耗量60公斤/年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分析表明,今后10-15年,國內紙及紙板的年平均需求量將以5%以上的速度遞增。
單位背景
廈門榕興紙業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20日,位于廈門市翔安區巷北工業區,總占地面積150畝。
公司的粉煤灰超細纖維配抄特種紙產業化項目技術含量高、環境保護強、生產成本低、市場空間大,產品具有防火、耐溫、吸濕性小、防腐、防蛀、光感柔滑等優點,是利用粉煤灰原料與填料適當配方,使其與相關工藝配套,生產出達到技術要求的造紙初纖維,再對其進行加工處理后,與相關配料混合,制成成品。該項目借鑒國外技術,現已在我國成功地進行了一定規模和范圍的工業化,效果良好可靠,其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
項目技術主要用于生產特種紙、包裝紙袋紙、瀝青包裝袋、化工包裝袋、糧食包裝袋、保溫材料及建筑材料等。公司項目總投資7億元人民幣,分四期進行,其中第一期投資額1.43億元人民幣,投產后年產特種紙5萬噸,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特種紙20萬噸,可實現產值40億元人民幣,利稅12億元以上。項目建成后將樹立起環保品牌,提高產品質量,使公司成為著名的高新技術企業。
本項目是由廈門市榕興紙業制造有限公司在廈門實施的專利產業化項目,土地規劃建設面積400畝,首期土地開發150畝。項目產品是利用粉煤灰原料與填料適當配方,使其與相關工藝配套,生產出達到技術要求的造紙初纖維,再對其進行加工處理后,與相關配料混合,制成成品。其技術含量高、環境保護強、生產成本低、市場空間大,產品具有防火、耐溫、吸濕性小、防腐、防蛀、光感柔滑等優點。該項目借鑒國外技術,現已在我國成功地進行了一定規模和范圍的工業化,效果良好可靠。項目規劃總產出年產20萬噸,預計可實現產值40億元人民幣,利稅12億元人民幣以上。公司第一期年產5萬噸,每噸紙可生產4800條瀝青包裝袋、化工包裝袋、食品包裝袋,平均每袋銷售價為4.5元人民幣,第一期年產值可達10.8億元人民幣左右。
發展計劃
本項目雙方合作協議已簽定。
2004年底前完成項目的報批、土地規劃、設備選型等工作,并開始廠房動工興建。2005年6月開始投入小規模生產,預計2005年下半年銷售收入將達5.4億元。
市場前景分析
根據輕工部等部門分析,2000年中國市場紙及紙板消費量約為3500萬噸,人均26公斤/年,到2010年預計為5000-6000萬噸,人均40公斤/年以上。但與目前世界人均紙耗量60公斤/年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分析表明,今后10-15年,國內紙及紙板的年平均需求量將以5%以上的速度遞增。
單位背景
廈門榕興紙業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20日,位于廈門市翔安區巷北工業區,總占地面積150畝。
公司的粉煤灰超細纖維配抄特種紙產業化項目技術含量高、環境保護強、生產成本低、市場空間大,產品具有防火、耐溫、吸濕性小、防腐、防蛀、光感柔滑等優點,是利用粉煤灰原料與填料適當配方,使其與相關工藝配套,生產出達到技術要求的造紙初纖維,再對其進行加工處理后,與相關配料混合,制成成品。該項目借鑒國外技術,現已在我國成功地進行了一定規模和范圍的工業化,效果良好可靠,其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
項目技術主要用于生產特種紙、包裝紙袋紙、瀝青包裝袋、化工包裝袋、糧食包裝袋、保溫材料及建筑材料等。公司項目總投資7億元人民幣,分四期進行,其中第一期投資額1.43億元人民幣,投產后年產特種紙5萬噸,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特種紙20萬噸,可實現產值40億元人民幣,利稅12億元以上。項目建成后將樹立起環保品牌,提高產品質量,使公司成為著名的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