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我國第一條選鈮、螢石、鈧、硫精礦綜合利用生產線日前在包頭市達茂旗巴潤工業園區建成,將于年底達產,使我國擺脫鈮鐵進口的局面。
在包頭市達茂旗包鋼集團寶山礦業有限公司新建的選鈮生產車間內,上百名技術工人正在對設備進行最后的調適。公司綜合部技術員吳娟告訴記者:投資13億元,科研團隊經過近10年的時間,上千次的試驗,才成功研發出從尾礦中提取鈮的生產技術。
吳娟:鈮是最終出來的產品,尾礦過來后提了兩次鐵,提了兩次硫,提了一次螢石,最終才把這個鈮選出來。
鋼中加入鈮不僅可以提高鋼的強度,還可以使鋼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成型性能。我國鈮鐵進口量多年來始終比較龐大,目前,進口一噸鈮鐵大約25萬元,僅包鋼每年進口的鈮鐵就超過年800噸。
包鋼集團寶山礦業有限公司選鈮、螢石、鈧、硫精礦綜合利用生產線將于年底正式達產,屆時將實現生產鈮精礦2.16萬噸、硫精礦2.43萬噸、螢石精礦20.37萬噸的產能規模,在供應包鋼集團鋼鐵生產的同時,還可以為包鋼集團產業延伸形成產值50億元以上的經濟規模,更為重要的是,擺脫我國一直以來進口鈮鐵局面。
包鋼集團寶山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宋常青:白云鄂博能回收的資源我們做到了有效回收,并形成鈮鋼、鈮鐵的生產,將填補國家在鈮鐵生產上的空白,對國家來說有很大的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