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11月21日訊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275144)項目的資助下,深圳大學阮雙琛教授課題組在小尺寸單壁碳納米管的制備及其在超快光學的應用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論文“Passively mode-locking erbium-doped fiber lasers with 0.3 nm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于10月24日發表在國際刊物《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 4 : 6761 | DOI: 10.1038/srep06761,Nature出版集團雜志)上。
單壁碳納米管可以被形象地看做是由一層石墨烯卷曲而成,獨特的結構特點使其具有優異的光學及電學等方面性質。小尺寸單壁碳納米管因其曲率效應往往表現出更為獨特的物理性質,然而對其進行合成則較為困難,且極易產生缺陷,從而大大降低其物理性能。
深圳大學阮雙琛教授課題組經過多年努力,成功利用分子篩(ZnAPO4-11)獨特的孔道結構為模板合成了高質量的0.3納米的單壁碳納米管。隨后利用其飽和吸收特性,實現了激光鎖模的結果。此種方法有效克服了碳管在高功率運行的熱損傷問題。
這一結果對合成高質量的單壁碳納米管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方案,并為此類分子篩/碳管主客體材料在超快光學上的應用提供了基礎。
單壁碳納米管可以被形象地看做是由一層石墨烯卷曲而成,獨特的結構特點使其具有優異的光學及電學等方面性質。小尺寸單壁碳納米管因其曲率效應往往表現出更為獨特的物理性質,然而對其進行合成則較為困難,且極易產生缺陷,從而大大降低其物理性能。
深圳大學阮雙琛教授課題組經過多年努力,成功利用分子篩(ZnAPO4-11)獨特的孔道結構為模板合成了高質量的0.3納米的單壁碳納米管。隨后利用其飽和吸收特性,實現了激光鎖模的結果。此種方法有效克服了碳管在高功率運行的熱損傷問題。
這一結果對合成高質量的單壁碳納米管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方案,并為此類分子篩/碳管主客體材料在超快光學上的應用提供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