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9月26日訊 9月12日,隆化縣政協組織相關政協委員深入有關部門及開發企業就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情況進行了調研。
隆化縣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已探明金屬非金屬礦40多種,其中鐵、鈦、磷、鉛鋅、膨潤土等24種已得到有效開發利用,共有尾礦庫73座。其中鐵礦尾礦庫59個、螢石礦尾礦庫3個、鉛鋅尾礦庫6個、金礦尾礦庫3個,磷礦尾礦庫1個,鉬礦尾礦庫1個。尾礦砂存量約為2.5億噸左右,年新增尾礦砂3800萬噸左右。當前開發利用尾礦砂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有價元素提取,即把磷、鈦選出,另一種是利用尾礦資源制造新型建材。新村、順達、三和、柏通等15家企業已建成選鈦、選磷車間,具備綜合采選能力,全縣粗鈦粉產能71萬噸,高品位鈦精粉(40%以上)產能8萬噸,磷精粉產能76萬噸。全縣共有尾礦砂綜合利用項目10個,其中已建成投產6個,在建3個,另外簽約項目1個。
調研中委員們發現在尾礦資源綜合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科技水平相對較低,鈦、磷選出難度較大,除順達礦業外,其他14家企業選鈦都采用重選法,選出率較低;個別粘土磚企業仍然存在,全縣24家粘土磚生產企業已于3月底和6月底分兩批全部關閉,但還存在個別企業非法生產現象;群眾認識程度不夠,尾礦砂磚為青灰色,人們長期以來使用粘土磚為紅色,且尾礦砂磚要比粘土磚重,不利于施工;缺少足夠的銷售市場;電力服務置后;市場價格因素等,影響了企業的發展。為此,委員們提出:一是要堅持科技創新,開放帶動。充分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鼓勵和支持企業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推動企業自主研發或聯合研發。對研發出有一定科技含量并形成較大生產力的新產品研發單位,縣政府應給予獎勵。縣工信局、科技局要組織成立專業協會,與國內有關高校、科研院所及重點企業建立國家級研發機構,定期進行技術和信息交流,促進尾礦綜合利用健康發展。二是制定并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縣政府盡快制定出臺有效政策措施,全力抓好“禁粘限實”工作,堅決杜絕已關閉實心粘土磚生產企業反彈。住建部門與房地產開發商簽訂協議在建筑施工中優先使用縣內生產的尾礦砂新型建材,通過加大招投標、建筑設計、竣工驗收等環節的審查力度,保障尾礦利用產品應用于本地建筑市場。同時,加大河道采砂整治力度,規范河道采砂行為,大力推廣尾礦砂替代河砂,“疏堵結合”推進尾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三是做好宣傳推廣工作。縣、鄉(鎮)兩級聯動,做好對尾礦砂新型建材推廣工作。工信、住建、農委等部門及鄉鎮要加強溝通協作,采取發放宣傳單、登電視廣告、在農村組織產品推介會、組織鄉村人員參觀生產廠家及應用示范工程等形式,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逐步改變群眾觀念,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四是積極開拓銷售市場。住建部門要積極跑辦,爭取盡早將我縣尾礦綜合利用產品列入國家、省新型建筑材料推廣使用目錄,幫助企業在周邊地區,特別是北京、天津和內蒙古市場進行注冊準入,擴大產品的市場空間。將符合質量標準的尾礦綜合利用產品列入政府采購目錄,全部或部分使用財政性資金實施的市政、園林、交通運輸、公共建筑等建設項目,在滿足建設標準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要優先使用尾礦綜合利用產品。五是進一步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相關部門要盡快幫助企業疏通解決好在建設過程中遇到各種難題,使企業在建設生產過程中不受任何因素的干攏。優化招商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制定各種優惠措施,吸引國內外各方面資金投入,共同開發利用尾礦資源,從而緩解科技攻關和開發資金短缺的難題。六是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住建、農委等部門結合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等政策工程對優先使尾礦砂新型建材的農戶給予適當補助;積極為尾礦綜合利用企業爭取上級各項資金扶持,同時縣財政、金融部門要對綜合利用示范企業給予適當支持。
隆化縣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已探明金屬非金屬礦40多種,其中鐵、鈦、磷、鉛鋅、膨潤土等24種已得到有效開發利用,共有尾礦庫73座。其中鐵礦尾礦庫59個、螢石礦尾礦庫3個、鉛鋅尾礦庫6個、金礦尾礦庫3個,磷礦尾礦庫1個,鉬礦尾礦庫1個。尾礦砂存量約為2.5億噸左右,年新增尾礦砂3800萬噸左右。當前開發利用尾礦砂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有價元素提取,即把磷、鈦選出,另一種是利用尾礦資源制造新型建材。新村、順達、三和、柏通等15家企業已建成選鈦、選磷車間,具備綜合采選能力,全縣粗鈦粉產能71萬噸,高品位鈦精粉(40%以上)產能8萬噸,磷精粉產能76萬噸。全縣共有尾礦砂綜合利用項目10個,其中已建成投產6個,在建3個,另外簽約項目1個。
調研中委員們發現在尾礦資源綜合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科技水平相對較低,鈦、磷選出難度較大,除順達礦業外,其他14家企業選鈦都采用重選法,選出率較低;個別粘土磚企業仍然存在,全縣24家粘土磚生產企業已于3月底和6月底分兩批全部關閉,但還存在個別企業非法生產現象;群眾認識程度不夠,尾礦砂磚為青灰色,人們長期以來使用粘土磚為紅色,且尾礦砂磚要比粘土磚重,不利于施工;缺少足夠的銷售市場;電力服務置后;市場價格因素等,影響了企業的發展。為此,委員們提出:一是要堅持科技創新,開放帶動。充分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鼓勵和支持企業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推動企業自主研發或聯合研發。對研發出有一定科技含量并形成較大生產力的新產品研發單位,縣政府應給予獎勵。縣工信局、科技局要組織成立專業協會,與國內有關高校、科研院所及重點企業建立國家級研發機構,定期進行技術和信息交流,促進尾礦綜合利用健康發展。二是制定并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縣政府盡快制定出臺有效政策措施,全力抓好“禁粘限實”工作,堅決杜絕已關閉實心粘土磚生產企業反彈。住建部門與房地產開發商簽訂協議在建筑施工中優先使用縣內生產的尾礦砂新型建材,通過加大招投標、建筑設計、竣工驗收等環節的審查力度,保障尾礦利用產品應用于本地建筑市場。同時,加大河道采砂整治力度,規范河道采砂行為,大力推廣尾礦砂替代河砂,“疏堵結合”推進尾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三是做好宣傳推廣工作。縣、鄉(鎮)兩級聯動,做好對尾礦砂新型建材推廣工作。工信、住建、農委等部門及鄉鎮要加強溝通協作,采取發放宣傳單、登電視廣告、在農村組織產品推介會、組織鄉村人員參觀生產廠家及應用示范工程等形式,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逐步改變群眾觀念,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四是積極開拓銷售市場。住建部門要積極跑辦,爭取盡早將我縣尾礦綜合利用產品列入國家、省新型建筑材料推廣使用目錄,幫助企業在周邊地區,特別是北京、天津和內蒙古市場進行注冊準入,擴大產品的市場空間。將符合質量標準的尾礦綜合利用產品列入政府采購目錄,全部或部分使用財政性資金實施的市政、園林、交通運輸、公共建筑等建設項目,在滿足建設標準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要優先使用尾礦綜合利用產品。五是進一步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相關部門要盡快幫助企業疏通解決好在建設過程中遇到各種難題,使企業在建設生產過程中不受任何因素的干攏。優化招商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制定各種優惠措施,吸引國內外各方面資金投入,共同開發利用尾礦資源,從而緩解科技攻關和開發資金短缺的難題。六是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住建、農委等部門結合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等政策工程對優先使尾礦砂新型建材的農戶給予適當補助;積極為尾礦綜合利用企業爭取上級各項資金扶持,同時縣財政、金融部門要對綜合利用示范企業給予適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