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1月23日訊 記者從包頭市科技局獲悉,由包鋼稀土(集團)公司投資建設的稀土新材料中試實驗基地建設項目近日正式投入運行,國內最大的新型稀土功能材料“孵化器”由此誕生。
據包頭稀土研究院院長楊占峰介紹,該基地于2012年8月在包頭稀土研究院開工建設,總投資7973萬元,建設服務于燒結釹鐵硼磁環、釤鈷永磁材料、稀土鎂合金、高純稀土金屬等產業化開發的多條中試生產線。目前,燒結釹鐵硼磁環中試線和稀土鎂合金中試線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工作,進入試運行階段。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年產燒結釹鐵硼磁環50萬支、釤鈷永磁材料100噸、稀土鎂中間合金200噸、稀土鎂應用合金1000噸、高純稀土金屬35噸。
楊占峰說,稀土新材料中試基地是稀土新型功能材料由試驗室階段研究成果向產業化轉化的工程化驗證平臺。進入中試實驗基地的項目經過中試工程化驗證試驗,可大大加快稀土功能材料的產業化進程,為最終實現新型稀土材料工業化生產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同時,中試基地還可為其他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科研成果轉化提供平臺。此外,通過該基地的建設和實施,還培養出了一批具有國內高水平以至世界水平的稀土材料專家和研發團隊,在我國稀土行業工程研究發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響的創新成果。
內蒙古科技大學稀土學院院長張胤告訴記者,高端功能材料是國際稀土產業的發展趨勢。然而,國內高端稀土新材料制備技術相對滯后,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以稀土永磁材料為例,目前,我國稀土永磁材料占全國稀土新材料產量的80%以上,但高品質特種稀土永磁材料僅占到10%。也正是因為高端產品缺乏,我國稀土新材料產品基本面向國內市場。該基地的投運,可為我國稀土新材料行業提供工程化的技術成果和工業化生產的技術依據,增強國家稀土新材料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后勁。
據包頭稀土研究院院長楊占峰介紹,該基地于2012年8月在包頭稀土研究院開工建設,總投資7973萬元,建設服務于燒結釹鐵硼磁環、釤鈷永磁材料、稀土鎂合金、高純稀土金屬等產業化開發的多條中試生產線。目前,燒結釹鐵硼磁環中試線和稀土鎂合金中試線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工作,進入試運行階段。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年產燒結釹鐵硼磁環50萬支、釤鈷永磁材料100噸、稀土鎂中間合金200噸、稀土鎂應用合金1000噸、高純稀土金屬35噸。
楊占峰說,稀土新材料中試基地是稀土新型功能材料由試驗室階段研究成果向產業化轉化的工程化驗證平臺。進入中試實驗基地的項目經過中試工程化驗證試驗,可大大加快稀土功能材料的產業化進程,為最終實現新型稀土材料工業化生產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同時,中試基地還可為其他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科研成果轉化提供平臺。此外,通過該基地的建設和實施,還培養出了一批具有國內高水平以至世界水平的稀土材料專家和研發團隊,在我國稀土行業工程研究發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響的創新成果。
內蒙古科技大學稀土學院院長張胤告訴記者,高端功能材料是國際稀土產業的發展趨勢。然而,國內高端稀土新材料制備技術相對滯后,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以稀土永磁材料為例,目前,我國稀土永磁材料占全國稀土新材料產量的80%以上,但高品質特種稀土永磁材料僅占到10%。也正是因為高端產品缺乏,我國稀土新材料產品基本面向國內市場。該基地的投運,可為我國稀土新材料行業提供工程化的技術成果和工業化生產的技術依據,增強國家稀土新材料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