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項目有了最新進展,記者昨日從2012中國(寧波)新材料與產業化國際論壇———新材料與產業化創新創業研討會上獲悉。
昨日研討會上,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留美博士劉兆平介紹說,目前中試生產線上的石墨烯材料已被越來越多的廠家應用,而今年9月全球第一條石墨烯生產線在慈溪慈東濱海區開工建設后,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按照計劃,明年8月份,項目就可投產。
2008年10月,從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后畢業的劉兆平,應聘進入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領銜攻關制備石墨烯的新技術。2011年7月,劉兆平團隊設計建成了年產30噸的石墨烯中試生產線,石墨烯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僅需要每克3元。“這意味著石墨烯項目可以走向產業化,成為大量供給的工業原料。”劉兆平說,石墨烯運用到鋰離子電池、塑料、橡膠等產品,能較現有商品大大提高電池充電速度和蓄電能力、電池壽命及安全性能。據保守估計,這種材料僅替代市場的潛力就有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元。兩個月后,在2011中國科技創業計劃大賽上,“石墨烯產業化技術”項目獲得海外人才創業特別獎一等獎。
今年的4月10日,慈東濱海區管委會與上海南江集團控股的寧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開始接觸,為石墨烯生產基地選點考察,并積極洽談,半個月后雙方達成初步投資意向。9月,全球第一條石墨烯生產線終于在慈東濱海區開工建設。據劉兆平透露,按照計劃,明年8月份,項目就可投產。
盡管項目還沒有正式投產,但是眼下,由劉兆平團隊于去年設計建成的年產30噸的石墨烯中試生產線卻成了下游廠家們的香餑餑。“鋰電企業、高分子企業、橡膠、油墨涂料企業都找上了門,一家生產電動自行車電池的廠家專門做了測試,使用石墨烯后,電池的使用時間提高了50%。”劉兆平說。
對于石墨烯項目的應用如此之廣,有些出乎劉兆平的預料。“石墨烯作為一種基礎材料,都知道它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但沒想到的是,很多我們沒看到的市場領域,都有石墨烯的用武之地。”
用途
可造紙片一樣的超輕型飛機
“石墨烯”這名字挺專業,其實跟市民生活息息相關。
它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的、由碳原子組成的二維晶體,2004年才被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安德烈·杰姆和克斯特亞·諾沃消洛夫發現,2010年,兩人以此獲得當年諾貝爾物理獎。
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而且結構非常穩定,柔韌性很好,同時也是目前已知導電性、導熱性最出色的材料。其導電性優于金屬銀和銅,強度是不銹鋼的100倍,導熱性是銅的10倍,電子遷移率是商用硅的100倍,透光能力強。
因為這些強大的功能,石墨烯用途非常廣泛,不但可以用來開發制造紙片一樣的超輕型飛機,還能做出超堅韌的防彈衣。
在晶體管、觸摸屏、基因測序等領域,石墨烯也大有用武之地。如果平板電腦的處理器采用石墨烯材料來制造,可以3個月都不用充電。石墨烯運用到鋰離子電池、導電/抗靜電塑料、橡膠、導電墨水等產品,能較現有商品大大提高電池充電速度和蓄電能力、電池壽命及安全性能。
正是因為這些優越的特性,目前,石墨烯已成為全球最熱門的新材料之一。
幕后
2億元!刷新寧波技術轉讓紀錄
劉兆平在石墨烯項目上傾注了所有心血,為此,他還給自己剛出生的女兒取名“劉墨希”。
2011年7月,劉兆平團隊成功研制出了石墨烯產業化制備技術,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條真正實現規模化、低成本制備高品質石墨烯的生產線,也標志著寧波石墨烯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寧波材料所的石墨烯產業化技術,在國內外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石墨烯項目的市場價值,也由實驗階段的幾千萬元提升到上億元。
“當時寧波不少民企跟我接觸后,對方雖然對石墨烯的市場前景很看好,但是覺得這個技術還在實驗階段,距離市場化還有距離,在談到具體的投資合作時都非常謹慎。”劉兆平昨天向記者回憶說。
而此時,外地的投資機構顯示出了很多的合作意愿,尤其是今年3月,上海南江集團代表來寧波考察了石墨烯中試線,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高新技術項目,當場就決定投資這個項目。
僅僅過了5天,南江集團就與中科院材料所簽訂了框架協議,當天把4000萬元保證金匯到寧波。
今年4月,雙方簽署協議,南江集團為取得制備技術,需要向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支付2億多的技術轉讓費,雙方還簽約合資成立寧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據了解,此前,寧波的技術轉讓費的最高紀錄僅為2500萬元。
而此時,慈東濱海區管委會與寧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開始接觸,為石墨烯生產基地選點考察,并積極洽談,半個月后雙方達成初步投資意向。
此后,濱海區管委會開通“綠色通道”,辦理公司登記注冊,并免費為該項目提供臨時籌建處。經過5個月時間的籌備,今年9月,全球首條石墨烯生產線在慈東濱海區正式開工建設,石墨烯項目一期投資2.1億元,年產石墨烯300噸。
昨日研討會上,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留美博士劉兆平介紹說,目前中試生產線上的石墨烯材料已被越來越多的廠家應用,而今年9月全球第一條石墨烯生產線在慈溪慈東濱海區開工建設后,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按照計劃,明年8月份,項目就可投產。
2008年10月,從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后畢業的劉兆平,應聘進入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領銜攻關制備石墨烯的新技術。2011年7月,劉兆平團隊設計建成了年產30噸的石墨烯中試生產線,石墨烯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僅需要每克3元。“這意味著石墨烯項目可以走向產業化,成為大量供給的工業原料。”劉兆平說,石墨烯運用到鋰離子電池、塑料、橡膠等產品,能較現有商品大大提高電池充電速度和蓄電能力、電池壽命及安全性能。據保守估計,這種材料僅替代市場的潛力就有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元。兩個月后,在2011中國科技創業計劃大賽上,“石墨烯產業化技術”項目獲得海外人才創業特別獎一等獎。
今年的4月10日,慈東濱海區管委會與上海南江集團控股的寧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開始接觸,為石墨烯生產基地選點考察,并積極洽談,半個月后雙方達成初步投資意向。9月,全球第一條石墨烯生產線終于在慈東濱海區開工建設。據劉兆平透露,按照計劃,明年8月份,項目就可投產。
盡管項目還沒有正式投產,但是眼下,由劉兆平團隊于去年設計建成的年產30噸的石墨烯中試生產線卻成了下游廠家們的香餑餑。“鋰電企業、高分子企業、橡膠、油墨涂料企業都找上了門,一家生產電動自行車電池的廠家專門做了測試,使用石墨烯后,電池的使用時間提高了50%。”劉兆平說。
對于石墨烯項目的應用如此之廣,有些出乎劉兆平的預料。“石墨烯作為一種基礎材料,都知道它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但沒想到的是,很多我們沒看到的市場領域,都有石墨烯的用武之地。”
用途
可造紙片一樣的超輕型飛機
“石墨烯”這名字挺專業,其實跟市民生活息息相關。
它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的、由碳原子組成的二維晶體,2004年才被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安德烈·杰姆和克斯特亞·諾沃消洛夫發現,2010年,兩人以此獲得當年諾貝爾物理獎。
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而且結構非常穩定,柔韌性很好,同時也是目前已知導電性、導熱性最出色的材料。其導電性優于金屬銀和銅,強度是不銹鋼的100倍,導熱性是銅的10倍,電子遷移率是商用硅的100倍,透光能力強。
因為這些強大的功能,石墨烯用途非常廣泛,不但可以用來開發制造紙片一樣的超輕型飛機,還能做出超堅韌的防彈衣。
在晶體管、觸摸屏、基因測序等領域,石墨烯也大有用武之地。如果平板電腦的處理器采用石墨烯材料來制造,可以3個月都不用充電。石墨烯運用到鋰離子電池、導電/抗靜電塑料、橡膠、導電墨水等產品,能較現有商品大大提高電池充電速度和蓄電能力、電池壽命及安全性能。
正是因為這些優越的特性,目前,石墨烯已成為全球最熱門的新材料之一。
幕后
2億元!刷新寧波技術轉讓紀錄
劉兆平在石墨烯項目上傾注了所有心血,為此,他還給自己剛出生的女兒取名“劉墨希”。
2011年7月,劉兆平團隊成功研制出了石墨烯產業化制備技術,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條真正實現規模化、低成本制備高品質石墨烯的生產線,也標志著寧波石墨烯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寧波材料所的石墨烯產業化技術,在國內外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石墨烯項目的市場價值,也由實驗階段的幾千萬元提升到上億元。
“當時寧波不少民企跟我接觸后,對方雖然對石墨烯的市場前景很看好,但是覺得這個技術還在實驗階段,距離市場化還有距離,在談到具體的投資合作時都非常謹慎。”劉兆平昨天向記者回憶說。
而此時,外地的投資機構顯示出了很多的合作意愿,尤其是今年3月,上海南江集團代表來寧波考察了石墨烯中試線,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高新技術項目,當場就決定投資這個項目。
僅僅過了5天,南江集團就與中科院材料所簽訂了框架協議,當天把4000萬元保證金匯到寧波。
今年4月,雙方簽署協議,南江集團為取得制備技術,需要向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支付2億多的技術轉讓費,雙方還簽約合資成立寧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據了解,此前,寧波的技術轉讓費的最高紀錄僅為2500萬元。
而此時,慈東濱海區管委會與寧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開始接觸,為石墨烯生產基地選點考察,并積極洽談,半個月后雙方達成初步投資意向。
此后,濱海區管委會開通“綠色通道”,辦理公司登記注冊,并免費為該項目提供臨時籌建處。經過5個月時間的籌備,今年9月,全球首條石墨烯生產線在慈東濱海區正式開工建設,石墨烯項目一期投資2.1億元,年產石墨烯3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