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初到2011年6月份,氟化工市場一直是整體上升,景氣回升的態勢,主要氟化工產品價格持續快速上升,下游需求增加、價格變化都令人乍舌,不過進入7月份后,氟化工整體行情開始回落,至8月底螢石粉已經從3000-3100元/噸的高位墜落至2200-2500附近,無水氫氟酸更是跌破眼鏡,昔日13000元/噸的光輝已然卸去,換來的只是殘喘徘徊在10000元/噸附近的出廠報價,實際成交更有跌破9000元/噸的低價。
2011年3月份發布《氟化氫行業準入條件》,按照《準入條件》的規定,“禁止以螢石為原料,采用水直接吸收工藝新建、擴建氫氟酸生產裝置。”這意味著對于行業上游螢石開采而言,將會逐漸規范。《準入條件》規定,新建、改擴建氟化氫生產裝置,經連續72小時生產考核,每噸氟化氫產品螢石(粉)消耗不得高于2.25噸、綜合消耗不得高于1噸、年均綜合能耗不得超過450千克標煤。
2011年4月份國土資源部下發《關于下達2011年高鋁黏土和螢石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條件》和《通知》有利改變行業現狀:優化氟資源配置,提高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本質安全的氟化工產業體系,促進氟化工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011年4月份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份《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被披露出來。這份報告顯示:磷礦石中也含有氟資源,而且儲量比螢石的儲量還大。不僅如此,從磷礦石中提取氟資源的技術早已成熟,并取得了相當大的效益。
2011年5月,中國石化聯合會發布《化工礦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未來5年“磷礦石伴生的氟、碘資源得到回收,綜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積極推廣化工礦山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技術,努力提高重點化工礦產資源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伴生資源利用率,提高資源效益”。同期發布的《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環境保護發展指南》提出“重點推廣含氟廢氣生產無水氫氟酸技術”。
2011年7月5日發布的專家組報告認為,中國的出口關稅與入世時的承諾不相符,原材料出口限額的設定也不符合WTO規則。報告稱:“根據中國的入世議定書的措辭,中國并不被允許援引1994年關貿總協定第20條的一般例外條款來使其不符合WTO規則的出口關稅得以正當化。專家組認為,即使中國可以參照WTO規則中的某條例外條款,也未能滿足這些例外條款的前提條件。
2011年7月28~30日于福建邵武舉行的“十二五”氟化工產業發展研討會,業界專家認為,氟化工在“十二五”期間要延續自己的“黃金產業”,必須圍繞轉變、優化、創新的主題加快發展。希望氟化工行業在力保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要完成資源保護的重任,實現資源有序開發;從以氟基礎產品為主向國際主流產品為主轉型升級,實現由中低端產品向中高端產品、產業由“大”向“強”的重大轉變。
市場方面:
根據百川資訊監測的數據,2010年中國酸級螢石粉出廠價格伴隨大勢和政策的利好一路飆升,從2010年初的950元/噸漲至2011年6月底的3000元/噸左右,隨著7月份的到來,制冷劑行情淡季,價格下滑,截止8月30號為止,價格已經降至2500元/噸的主流價格。
2010年中國無水氟化氫出廠價格從2010年年初的4700元/噸附近漲至2010年年底的9000元/噸附近,到6月低主流企業出廠報12500元/噸附近,步入7月份價格下滑,截止8月30號為止,價格已經降至10000元/噸的主流出廠價格。
螢石粉:
作為氟化工最上游的原料,其價格主要受制于宏觀經濟政策和下游需求變動。8月底無利好支撐起螢石粉價格,加之各片區廠家均表示出貨困難,下游氫氟酸廠家多以消耗之前訂購的原料或者自己生產的螢石粉,于是螢石廠家出現兩種態勢:部分廠家采取降價拋售,但此舉并未造成任何有利效果,另一部分廠家則采取穩價政策,貨物難出先囤積,靜待市場好轉。不過兩種舉措的結果卻相差無幾,下游需求萎縮,廠家難有訂單,螢石廠家已有停產跡象,步入9月初停產風暴或將襲擊整個國內市場,屆時廠家多以虧空庫存為主。
螢石在上半年受國家政策影響,市場價格持續上漲,在短期內達到高點,下半年呈現一種震蕩盤整的態勢,7月份至8月份,螢石粉價格有所下調,預計9月份多以盤整為主,或將有下滑趨勢,步入10月份后隨著氣候的變化,一方面制冷劑行情好轉,另一方面局部地區開采有難度,這些利好之下螢石粉價格又會逐步回升。預測2011年9月份螢石價格將呈現弱勢盤整的趨勢,螢石是一種戰略礦產資源,隨著氟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天氣轉涼,對螢石的需求逐漸增加,后市螢石價格仍有上漲空間。
無水氟化氫:
下游制冷劑市場處于淡季行情的初期,市場需求低迷的行情仍將維持一段時間,制冷劑價格下滑的勢頭還未反轉,市場需求慘淡,部分廠家停車檢修以緩沖市場供給壓力。氟化鋁市場較為平穩,不過需求量不大。供求關系是影響制冷劑價格漲跌的核心要素,而制冷劑的漲跌直接主導了無水氟化氫的行情走勢。上半年,制冷劑新增產能和原有產能釋放大大提高了市場的供給,迫使市場價格回落。好在國外生產企業快速關停部分制冷劑裝置,這部分需求轉入國內;國內將近一半的冷媒市場假貨橫行,是很大一部分潛在的需求。下半年,汽車、家電等氟化工下游應用行業增速放緩,將使得氟化工產品需求下滑,氟化工產品的利潤將有所下降。預計無水氫氟酸行情弱勢之態仍將持續,9月初多以弱勢盤整為主,局部地區仍有窄幅下滑的可能,制冷劑市場需求變化依舊主導氫氟酸未來的走勢。
2011年3月份發布《氟化氫行業準入條件》,按照《準入條件》的規定,“禁止以螢石為原料,采用水直接吸收工藝新建、擴建氫氟酸生產裝置。”這意味著對于行業上游螢石開采而言,將會逐漸規范。《準入條件》規定,新建、改擴建氟化氫生產裝置,經連續72小時生產考核,每噸氟化氫產品螢石(粉)消耗不得高于2.25噸、綜合消耗不得高于1噸、年均綜合能耗不得超過450千克標煤。
2011年4月份國土資源部下發《關于下達2011年高鋁黏土和螢石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條件》和《通知》有利改變行業現狀:優化氟資源配置,提高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本質安全的氟化工產業體系,促進氟化工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011年4月份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份《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被披露出來。這份報告顯示:磷礦石中也含有氟資源,而且儲量比螢石的儲量還大。不僅如此,從磷礦石中提取氟資源的技術早已成熟,并取得了相當大的效益。
2011年5月,中國石化聯合會發布《化工礦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未來5年“磷礦石伴生的氟、碘資源得到回收,綜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積極推廣化工礦山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技術,努力提高重點化工礦產資源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伴生資源利用率,提高資源效益”。同期發布的《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環境保護發展指南》提出“重點推廣含氟廢氣生產無水氫氟酸技術”。
2011年7月5日發布的專家組報告認為,中國的出口關稅與入世時的承諾不相符,原材料出口限額的設定也不符合WTO規則。報告稱:“根據中國的入世議定書的措辭,中國并不被允許援引1994年關貿總協定第20條的一般例外條款來使其不符合WTO規則的出口關稅得以正當化。專家組認為,即使中國可以參照WTO規則中的某條例外條款,也未能滿足這些例外條款的前提條件。
2011年7月28~30日于福建邵武舉行的“十二五”氟化工產業發展研討會,業界專家認為,氟化工在“十二五”期間要延續自己的“黃金產業”,必須圍繞轉變、優化、創新的主題加快發展。希望氟化工行業在力保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要完成資源保護的重任,實現資源有序開發;從以氟基礎產品為主向國際主流產品為主轉型升級,實現由中低端產品向中高端產品、產業由“大”向“強”的重大轉變。
市場方面:
根據百川資訊監測的數據,2010年中國酸級螢石粉出廠價格伴隨大勢和政策的利好一路飆升,從2010年初的950元/噸漲至2011年6月底的3000元/噸左右,隨著7月份的到來,制冷劑行情淡季,價格下滑,截止8月30號為止,價格已經降至2500元/噸的主流價格。
2010年中國無水氟化氫出廠價格從2010年年初的4700元/噸附近漲至2010年年底的9000元/噸附近,到6月低主流企業出廠報12500元/噸附近,步入7月份價格下滑,截止8月30號為止,價格已經降至10000元/噸的主流出廠價格。
螢石粉:
作為氟化工最上游的原料,其價格主要受制于宏觀經濟政策和下游需求變動。8月底無利好支撐起螢石粉價格,加之各片區廠家均表示出貨困難,下游氫氟酸廠家多以消耗之前訂購的原料或者自己生產的螢石粉,于是螢石廠家出現兩種態勢:部分廠家采取降價拋售,但此舉并未造成任何有利效果,另一部分廠家則采取穩價政策,貨物難出先囤積,靜待市場好轉。不過兩種舉措的結果卻相差無幾,下游需求萎縮,廠家難有訂單,螢石廠家已有停產跡象,步入9月初停產風暴或將襲擊整個國內市場,屆時廠家多以虧空庫存為主。
螢石在上半年受國家政策影響,市場價格持續上漲,在短期內達到高點,下半年呈現一種震蕩盤整的態勢,7月份至8月份,螢石粉價格有所下調,預計9月份多以盤整為主,或將有下滑趨勢,步入10月份后隨著氣候的變化,一方面制冷劑行情好轉,另一方面局部地區開采有難度,這些利好之下螢石粉價格又會逐步回升。預測2011年9月份螢石價格將呈現弱勢盤整的趨勢,螢石是一種戰略礦產資源,隨著氟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天氣轉涼,對螢石的需求逐漸增加,后市螢石價格仍有上漲空間。
無水氟化氫:
下游制冷劑市場處于淡季行情的初期,市場需求低迷的行情仍將維持一段時間,制冷劑價格下滑的勢頭還未反轉,市場需求慘淡,部分廠家停車檢修以緩沖市場供給壓力。氟化鋁市場較為平穩,不過需求量不大。供求關系是影響制冷劑價格漲跌的核心要素,而制冷劑的漲跌直接主導了無水氟化氫的行情走勢。上半年,制冷劑新增產能和原有產能釋放大大提高了市場的供給,迫使市場價格回落。好在國外生產企業快速關停部分制冷劑裝置,這部分需求轉入國內;國內將近一半的冷媒市場假貨橫行,是很大一部分潛在的需求。下半年,汽車、家電等氟化工下游應用行業增速放緩,將使得氟化工產品需求下滑,氟化工產品的利潤將有所下降。預計無水氫氟酸行情弱勢之態仍將持續,9月初多以弱勢盤整為主,局部地區仍有窄幅下滑的可能,制冷劑市場需求變化依舊主導氫氟酸未來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