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行動開展以來,井陘縣采取多種方法,因勢利導,讓對標真正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而且,積極突破,重點在鈣鎂行業開展對標。
井陘縣是“鈣鎂之鄉”,2009年全縣鈣鎂產量達175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3。然而,高能耗、工藝落后、污染嚴重、初級產品多等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使該縣鈣鎂業的生存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
“去年5月,我們利用中國鈣鎂鹽工業協會秘書處設在我縣的優勢,在廣東恩平成功舉辦了全國碳酸鈣行業年會,我縣41家企業60余人組團參會,考察了全國最大的納米鈣生產企業。”井陘縣副縣長孫瑞峰說,通過觀摩交流,大家開闊了眼界,認識到了差距,分別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對標方案。此后,全縣鈣鎂企業共實施技術改造58項,總投資達1.2億元。全縣鈣鎂企業由原來的112家整合到83家,萬噸以下的企業被徹底淘汰,年產10萬噸以上規模企業發展到5家,5萬噸以上企業15家,鈣鎂產業朝著環保型、科技型、貢獻型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
此外,井陘縣還創辦了廠內研發機構,建設鈣鎂產品研發中心,聘請知名學者充實鈣鎂行業專家顧問團,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研發一批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新成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創新步伐,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鈣鎂產業檔次。
井陘縣是“鈣鎂之鄉”,2009年全縣鈣鎂產量達175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3。然而,高能耗、工藝落后、污染嚴重、初級產品多等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使該縣鈣鎂業的生存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
“去年5月,我們利用中國鈣鎂鹽工業協會秘書處設在我縣的優勢,在廣東恩平成功舉辦了全國碳酸鈣行業年會,我縣41家企業60余人組團參會,考察了全國最大的納米鈣生產企業。”井陘縣副縣長孫瑞峰說,通過觀摩交流,大家開闊了眼界,認識到了差距,分別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對標方案。此后,全縣鈣鎂企業共實施技術改造58項,總投資達1.2億元。全縣鈣鎂企業由原來的112家整合到83家,萬噸以下的企業被徹底淘汰,年產10萬噸以上規模企業發展到5家,5萬噸以上企業15家,鈣鎂產業朝著環保型、科技型、貢獻型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
此外,井陘縣還創辦了廠內研發機構,建設鈣鎂產品研發中心,聘請知名學者充實鈣鎂行業專家顧問團,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研發一批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新成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創新步伐,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鈣鎂產業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