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100噸的規模相對于百萬噸級的傳統大化工項目來說微不足道,而對于氟化石墨這種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功能齊備的精細化工產品來說,其意義就不同凡響了。在日前召開的5噸/年氟氣內循環制備氟化石墨新工藝鑒定會上,氟化石墨作為新型氟材料的后起之秀,受到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的高度關注。
據湖北省氟化工產業技術戰略聯盟理事長黃澄華介紹,氟化石墨是近些年來才興起的重要功能性高新技術材料,全球的總產量僅上千噸,主要集中在日本,以大金公司產能最大,另外美國產能也較大。氟化石墨研究起步于上世紀60年代末的日本,70年代初即有產品面世。至今已有近40年歷史。起初主要用于固體潤滑劑,但新能源鋰離子電池活性材料的應用刺激了其快速發展。由于其應用涉及高技術敏感領域,加上價格昂貴(每千克9000元人民幣),潛在市場大、商業利益大,日本和美國一直視為技術和商業機密,不向我國進行技術輸出和交流。自2002年以來,隨著氟化石墨在固體潤滑劑、高能密鋰氟電池原料、核反應堆中子減速劑及反射材料等領域應用的不斷推廣,氟化石墨的產量和需求量穩定增長。2008年,全球氟化石墨的產量達1250噸,預計2011年全球產量將達到1470噸,2013年將達到1640噸。而至2008年,我國氟化石墨的產量僅為2噸。
我國氟化石墨的開發研究較晚,直至2003年才有成都心緣化工公司投資建設年產500千克氟化石墨裝置的報道。到2008年,國內市場自有產品主要為上海福邦化工公司和中核紅華特種氣體有限公司向國內市場供應的2噸多產量,形成不了一個產業,市場需求主要依靠進口。直到2009年江蘇卓熙氟化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主開發技術,成功建成中試裝置并批量向市場提供產品。同時,在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無機氟與精細氟化工專委會的引薦下,該企業與湖北中科博策新材料研究院進行了合作,在湖北應城化工園新擴建的氟化石墨裝置即將投產,新的基地將形成氟化石墨產能100噸/年。該公司董事長謝學歸表示,計劃2011年產能達到300噸,2013年突破1000噸。屆時,中國將成為繼日本、美國和俄羅斯之后的又一大氟化石墨生產基地。
氟化石墨作為新型功能性氟材料,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帶動了國內高品質單質氟的商品化。但是,我國此類產品研究開發及生產分散,產能規模小,往往得不到重視。因此,氟化石墨產業只有做大做強,才能更好地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
湖北卓熙氟化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汶秦對記者說,由于氟化石墨是個新興的產業,很多人并不了解其在國防工業、尖端技術以及在新興產業中的戰略地位,往往重視那些投資大、規模大、見效快的傳統產業,而對氟化石墨這類科技含量高、開發難度大,下游產品加工落后的產品的扶持力度遠遠不夠。又如技術問題,氟化石墨領域國外在技術上都是實行封鎖的,更不可能轉讓,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采取產、學、研相結合的辦法,加快技術開發。企業發展和科學研究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如何籌措也是擺在面前的困難。他建議,有關部門首先是要幫助企業,在改進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協助鑒定、標準制定、專利申報等工作,形成自主知識產權,進而鼓勵采購國產自主開發產品,以促進我國氟化石墨產業的發展。
對于石墨產業自身來說,做好安全和環保工作也刻不容緩。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理事長季剛在中國石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專家鑒定會上表示出一絲擔憂。他認為,氟氣內循環制備氟化石墨工藝,存在極高的安全風險。由于氟的氣態極為活躍,若有不慎在反應時極容易產生爆炸事故,因此,企業在投資新項目時要進行風險評估和環境評估,并做好風險預案。
有關專家還認為,氟化石墨為高新技術產品,其應用面廣、附加值高,對行業技術發展和國民經濟發展推動作用重大,但其研究開發成本很高,投入維護成本也較大,因此要制定相應產業政策給予扶持,積極鼓勵其發展。
據湖北省氟化工產業技術戰略聯盟理事長黃澄華介紹,氟化石墨是近些年來才興起的重要功能性高新技術材料,全球的總產量僅上千噸,主要集中在日本,以大金公司產能最大,另外美國產能也較大。氟化石墨研究起步于上世紀60年代末的日本,70年代初即有產品面世。至今已有近40年歷史。起初主要用于固體潤滑劑,但新能源鋰離子電池活性材料的應用刺激了其快速發展。由于其應用涉及高技術敏感領域,加上價格昂貴(每千克9000元人民幣),潛在市場大、商業利益大,日本和美國一直視為技術和商業機密,不向我國進行技術輸出和交流。自2002年以來,隨著氟化石墨在固體潤滑劑、高能密鋰氟電池原料、核反應堆中子減速劑及反射材料等領域應用的不斷推廣,氟化石墨的產量和需求量穩定增長。2008年,全球氟化石墨的產量達1250噸,預計2011年全球產量將達到1470噸,2013年將達到1640噸。而至2008年,我國氟化石墨的產量僅為2噸。
我國氟化石墨的開發研究較晚,直至2003年才有成都心緣化工公司投資建設年產500千克氟化石墨裝置的報道。到2008年,國內市場自有產品主要為上海福邦化工公司和中核紅華特種氣體有限公司向國內市場供應的2噸多產量,形成不了一個產業,市場需求主要依靠進口。直到2009年江蘇卓熙氟化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主開發技術,成功建成中試裝置并批量向市場提供產品。同時,在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無機氟與精細氟化工專委會的引薦下,該企業與湖北中科博策新材料研究院進行了合作,在湖北應城化工園新擴建的氟化石墨裝置即將投產,新的基地將形成氟化石墨產能100噸/年。該公司董事長謝學歸表示,計劃2011年產能達到300噸,2013年突破1000噸。屆時,中國將成為繼日本、美國和俄羅斯之后的又一大氟化石墨生產基地。
氟化石墨作為新型功能性氟材料,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帶動了國內高品質單質氟的商品化。但是,我國此類產品研究開發及生產分散,產能規模小,往往得不到重視。因此,氟化石墨產業只有做大做強,才能更好地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
湖北卓熙氟化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汶秦對記者說,由于氟化石墨是個新興的產業,很多人并不了解其在國防工業、尖端技術以及在新興產業中的戰略地位,往往重視那些投資大、規模大、見效快的傳統產業,而對氟化石墨這類科技含量高、開發難度大,下游產品加工落后的產品的扶持力度遠遠不夠。又如技術問題,氟化石墨領域國外在技術上都是實行封鎖的,更不可能轉讓,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采取產、學、研相結合的辦法,加快技術開發。企業發展和科學研究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如何籌措也是擺在面前的困難。他建議,有關部門首先是要幫助企業,在改進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協助鑒定、標準制定、專利申報等工作,形成自主知識產權,進而鼓勵采購國產自主開發產品,以促進我國氟化石墨產業的發展。
對于石墨產業自身來說,做好安全和環保工作也刻不容緩。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理事長季剛在中國石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專家鑒定會上表示出一絲擔憂。他認為,氟氣內循環制備氟化石墨工藝,存在極高的安全風險。由于氟的氣態極為活躍,若有不慎在反應時極容易產生爆炸事故,因此,企業在投資新項目時要進行風險評估和環境評估,并做好風險預案。
有關專家還認為,氟化石墨為高新技術產品,其應用面廣、附加值高,對行業技術發展和國民經濟發展推動作用重大,但其研究開發成本很高,投入維護成本也較大,因此要制定相應產業政策給予扶持,積極鼓勵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