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金屬礦工業會議側記
當橡膠輪胎、塑料建材、建筑涂料、陶瓷等行業知名品牌被社會廣泛推崇的時候,處于這些制造工業鏈上游和一直居從屬地位的非金屬礦業產品,卻很難讓消費者耳熟能詳。9月14日,在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召開的年會上,代表們普遍反映,在當前國家倡導安全合理利用資源的今天,作為托起眾多制造業的這一資源產業,應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一切從礦業開始”,這是非金屬礦業界的流行語。的確,非金屬礦物材料與化工、建材、輕工、冶金等傳統產業有著密不可分的天然聯系,尤其是其礦材80%是無機化工材料,很多都是化工生產中使用的“老三樣”、“大路貨”:碳酸鈣、硅灰石、高嶺土、滑石等是橡膠、塑料、膠粘劑、涂料等產品必不可少的填充改性添加劑,螢石、沸石等也是生產氟塑料、控制工藝過程離不開的原輔材料,用于軍工、航天等尖端領域的非金屬礦改性化工材料更是不勝枚舉,其用量也相當可觀。以2005年塑料制品、橡膠制品、涂料產量分別可達到2500萬噸、1200萬噸、500萬噸計,對非金屬礦材填料的需求量將分別達到375萬噸、180萬噸、75萬噸。而這顯示的還僅僅是化工領域應用的冰山一角。
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理事長張湛對我國非金屬礦工業殷實的“家底”了如指掌:產量逾億噸,儲量在世界上得天獨厚,并在國際市場占有較大比重。但是他對散落于全國的各種非礦產業群落卻表現得憂心忡忡:資源濫采亂挖、企業規模太小、低水平重復開發產品過多,質量檔次與國外存在明顯差距。特別是由于我國目前非金屬礦加工技術水平不高,大量出口的非金屬礦產品中,廉價的原礦和初級產品仍占很大比重,“低出高進”的現象比較嚴重。
中國石墨產量和出口量世界最大,在化工行業應用十分廣泛,2004年石墨產品進口價超過出口價38倍,用于涂料的高嶺土,進口價是原礦出口價的近10倍,螢石、滑石等很多礦種也存在同樣的問題:一方面我們要大量出口廉價的原礦,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高價買進加工產品,這一出一進,白白損失掉的不僅僅是資金,更流失掉了有限的資源。
來自院校的學者專家提出,改變一流原礦、二流加工、三流產品的現狀,迫切需要走精細化發展之路。提高非金屬礦產品的檔次和技術含量,發掘和提升產品的功能和應用性能,滿足傳統化工產品結構升級、高新化工產品功能突出的需要,就有可能把非金屬礦行業做強做大。
當前石油資源緊缺,國際高油價直接影響石油化工產業鏈,如同下游產業背靠大樹好乘涼一樣,作為非金屬礦相關產業,結成供需雙贏的戰略同盟,成為來自非金屬礦與相關產業企業家們的熱議話題。國內氟化工企業的技術優勢與螢石礦企業的資源優勢來個跨行業聯盟或重組,豈會再讓國外氟塑料廠商大把大把賺錢;應對石油樹脂價格暴漲,橡膠、塑料企業選擇生產適用性強、價格相對低廉的填充改性非金屬礦產品,在保證制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增加填充量,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不乏是條十分經濟的生存之道。
一個新的五年規劃就要到來。產業經濟競相快速發展,勢必形成對資源的更加依賴。在非金屬礦產資源與化工、輕工、紡織、冶金等眾多制造業形成的產品價值鏈上,無限的需求與有限的資源,必然催生各行各業“力爭上游”資源競爭的新格局。
“一切從礦業開始”,這是非金屬礦業界的流行語。的確,非金屬礦物材料與化工、建材、輕工、冶金等傳統產業有著密不可分的天然聯系,尤其是其礦材80%是無機化工材料,很多都是化工生產中使用的“老三樣”、“大路貨”:碳酸鈣、硅灰石、高嶺土、滑石等是橡膠、塑料、膠粘劑、涂料等產品必不可少的填充改性添加劑,螢石、沸石等也是生產氟塑料、控制工藝過程離不開的原輔材料,用于軍工、航天等尖端領域的非金屬礦改性化工材料更是不勝枚舉,其用量也相當可觀。以2005年塑料制品、橡膠制品、涂料產量分別可達到2500萬噸、1200萬噸、500萬噸計,對非金屬礦材填料的需求量將分別達到375萬噸、180萬噸、75萬噸。而這顯示的還僅僅是化工領域應用的冰山一角。
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理事長張湛對我國非金屬礦工業殷實的“家底”了如指掌:產量逾億噸,儲量在世界上得天獨厚,并在國際市場占有較大比重。但是他對散落于全國的各種非礦產業群落卻表現得憂心忡忡:資源濫采亂挖、企業規模太小、低水平重復開發產品過多,質量檔次與國外存在明顯差距。特別是由于我國目前非金屬礦加工技術水平不高,大量出口的非金屬礦產品中,廉價的原礦和初級產品仍占很大比重,“低出高進”的現象比較嚴重。
中國石墨產量和出口量世界最大,在化工行業應用十分廣泛,2004年石墨產品進口價超過出口價38倍,用于涂料的高嶺土,進口價是原礦出口價的近10倍,螢石、滑石等很多礦種也存在同樣的問題:一方面我們要大量出口廉價的原礦,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高價買進加工產品,這一出一進,白白損失掉的不僅僅是資金,更流失掉了有限的資源。
來自院校的學者專家提出,改變一流原礦、二流加工、三流產品的現狀,迫切需要走精細化發展之路。提高非金屬礦產品的檔次和技術含量,發掘和提升產品的功能和應用性能,滿足傳統化工產品結構升級、高新化工產品功能突出的需要,就有可能把非金屬礦行業做強做大。
當前石油資源緊缺,國際高油價直接影響石油化工產業鏈,如同下游產業背靠大樹好乘涼一樣,作為非金屬礦相關產業,結成供需雙贏的戰略同盟,成為來自非金屬礦與相關產業企業家們的熱議話題。國內氟化工企業的技術優勢與螢石礦企業的資源優勢來個跨行業聯盟或重組,豈會再讓國外氟塑料廠商大把大把賺錢;應對石油樹脂價格暴漲,橡膠、塑料企業選擇生產適用性強、價格相對低廉的填充改性非金屬礦產品,在保證制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增加填充量,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不乏是條十分經濟的生存之道。
一個新的五年規劃就要到來。產業經濟競相快速發展,勢必形成對資源的更加依賴。在非金屬礦產資源與化工、輕工、紡織、冶金等眾多制造業形成的產品價值鏈上,無限的需求與有限的資源,必然催生各行各業“力爭上游”資源競爭的新格局。
相關文章Relation
- 2015-04-08
2015新材料發展趨勢研討會-暨第七屆海峽兩岸新材料發展論壇
2015-04-11- 2015-06-09
2015年復合材料(SMC/BMC GMT/LFTD)模壓成型技術創新和市場開發應用研討會
2015-05-19- 2015-05-11